中国民族研究的重大转变:从借用国外理论到建构中国学派
2021-05-18 | 学术争鸣 | 阅读量: | 收藏此文
摘要: 从影响中国民族研究的四因素:苏维埃民族学派、古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中国本土经验(政府政策与学者探索)出发,基于国外理论与国内发展两个角度,可以发现中国民族研究出现了本土理论转变趋向,不同时期的民族研究特点和理论探索在变化中发展,其中
摘要
ABSTRACT
(一)中国民族研究相关综述
(二)分析框架
(一)国外理论引介与本土恢复重建时期(1978—1990年)
1.国外理论引介
(二)本土问题导向与国外理论验证时期(1990—2000年)
1.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的影响
2.中国民族研究本土问题导向突出
3.“历史民族学”概念的提出
4.汉族研究得到发展
5.中国民族研究的城市学派兴起
(三)创建中国学派与国际影响增强时期(2000年至今)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现
2.田野调整的开展与应用
3.中国民族研究理论的创新
4.中国民族研究国际影响力增强
受到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影响,中国民族研究同时也在冲击西方民族学传统理论,逐渐形成本土学派,形成了中国民族研究的本土化特点。第一,在民族学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运用。第二,历史学与民族学相结合。从早期民族研究的南、北学派,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若干发展阶段,运用史学方法、历史文献进行民族学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特点。第三,对国际民族学界传统理论的冲击,反思西方人类学民族研究理论。民族学引入中国不过百余年,因此在理论探索等各方面相较于西方有一定差距,但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民族研究的深入与扩展,中国民族学界也提出了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对西方传统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形成了冲击。第四,民族研究的城市学派与农村学派齐驱并进,各学科分支体系相继建立。民族研究的“初民社会”在转向“城市社会”,民族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而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支学科也在涌现,跨学科研究也成为我国民族研究的重要特点,并提出了不同的学科研究理论。
注释
注释
①按照当时民族学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将中国的民族学研究大致上分为南、北两派。比如当时的北派代表人吴文藻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要建立人类学的“中国学派”,开始通过引进西方理论、倡导具有中国经验的田野调查等方式进行本土化的探索。
②英美国家的“民族学”被称为“文化人类学”;而在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比较相近。本文所指的“民族研究”,是指作为二级学科的民族学研究,意指以民族学为主题学科的民族研究,特别探讨学科理论的演变与中国化历程。
③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四百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最后一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④1956年起,为调查清楚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以进行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出有学者和专业人员参加的若干民族访问团和民族工作视察组,开始了第一次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⑤比如考虑到中国国情和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故而在民族识别的具体工作中,中国民族学家并没有简单照搬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而是密切结合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坚持民族特征、民族意愿、历史依据与就近认同相结合的原则。
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的总称。
⑦一则限于本文篇幅所限,二则并非本文研究重点,因而在此不在一一列举这些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宋蜀华,满都尔图.中国民族学五十年:1949—199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杨圣敏,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六十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4]杨圣敏.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J].西北民族研究,2009(2):14-38,192.
[5]何星亮.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30年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研究,2008(6):11 21,108.
[6]何明.民族研究认识论转向与民族学知识体系重构[J].思想战线,2019,45(6):1-8.
[7]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8]张继焦,吴玥.中国人类学发展70年[J].西北民族研究,2019(4):111-119.
[9]华国锋.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06-02-16].http://www.gov.cn/test/.
[10]中国民族研究学会通讯员.中国民族研究学会正式成立[J].民族研究,1979(1):49.
[11]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
[12]林耀华.试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J].文史哲,1978(4):56-63.
[13]杨邦兴.原始社会史分期的几个问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43-50.
[14]陈启新.原始社会史分期新探[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61-72.
[15]时佑平.应该重新探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J].历史研究,1981(1):3-20.
[16]秋浦,李清和.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问题[J].思想战线,1984(4):18-28,55.
[17]罗之基,田继周.西盟佤族解放前的家长奴隶制[J].思想战线,1980(2):57-63.
[18]宋兆麟.关于我国奴隶制的起源问题——纪念恩格斯《起源》发表一百周年[J].史学月刊,1984(5):9-16.
[19]满都尔图.家长奴隶制探析[J].思想战线,1983(5):22-30.
[20]《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1]杜玉亭.试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等级结构[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4):7-13.
[22]刘忠.试析西藏奴隶制庄园的残存形态[C]//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学研究:第5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69-88.
[23]马曜.从命名法看西双版纳和周代封建领主社会等级制度[J].思想战线,1988(4):65-71,81.
[24]胡绍华.西双版纳傣族究竟何时进入封建社会?[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2):43-48,77.
[25]曹成章.德宏傣族的农奴制及其向地主经济过渡[J].民族学研究,1986(8):207-223.
[26]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27]蔡俊生.论群婚[J].中国社会科学,1983(1):143-162.
[28]杨堃.家族、婚姻发展史略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1):33-44,53.
[29]童恩正.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8(3):177-196.
[30]黄淑娉.略论亲属制度研究——纪念摩尔根逝世一百周年[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4):84-93.
[31]严汝娴,宋兆林.纳西母系亲属制与易洛魁亲属制的比较研究——兼论亲属制度的起源问题[J].民族研究,1980(2):58-70.
[32]何星亮.从哈、柯、汉亲属称谓看最古老的亲属制[J].民族研究,1982(5):67-76,80.
[33]詹承绪,王承权,李近春,等.云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J].社会科学战线,1979(2):210-223.
[34]宋兆麟,严汝娴.纳西族的母系家庭辨析[J].民族研究,1982(4):54-62,70.
[35]孟宪范.中国民族学十年发展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89(2):149-158.
[36]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
[37]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5):10-17.
[38]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C]//文物出版社编辑部.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39]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40]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3-21.
[41]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7-8.
[42]梁钊韬,张寿祺.论“民族考古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3(4):206-213.
[43]丁乙,徐明关于民族考古学的对话[N].中国文物报,1989-07-07(7).
[44]刘超.族群、民族与“Minzu”辨析——兼评《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4):1-6,12.
[45]BARTH F.Ethnic Groups and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M].London:Little Brown & Co.,1969:15.
[46]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22.
[47]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8]李安民.关于文化涵化的若干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45-52.
[49]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4(12):11-17.
[50]阮西湖.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海外华人涵化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4):53-55.
[51]王元化.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J].民族艺术,1998(4):201-203.
[5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158.
[53]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4]秋浦.如何看民族学面临的迫切课题[J].民族学研究,1990(9):1 7.
[55]李德洙.国家民委展开第二次全国民族工作大调查[J].民族团结,1998(10):26.
[56]郭大烈.惊险的跳跃——云南民族地区商品经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
[57]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8]龚帆,祁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C]//宋蜀华.民族学与现代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59]李绍明,杨健吾.我国山地民族学的现状及其前景[J].思想战线,1992(2):78-83,93.
[60]容观夐,乔晓勤.民族考古学初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61]刘达成.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影视人类学简述[J].云南学术探索,1996(5):62-65.
[62]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3]徐杰舜.揭开了汉民族研究新的一页——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157-159.
[64]王雷.民族定义与汉民族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1982(5):143-158.
[65]陈连开.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1 13.
[66]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67]李民,张国硕.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68]徐杰舜.雪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9]苍铭.云南汉族的来源[J].民族工作,1997(10):44-47.
[70]胡林玉.海南岛汉族移民述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1-55,69.
[71]古治康.论汉族移民在贵州开发中的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1994(1):30-36.
[72]辛土成.略论汉族入闽及向台湾和海外的迁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47-50.
[73]覃东平.试述汉民族与兄弟民族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1998(3):113-117.
[74]谢本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75]麻国庆.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J].社会科学战线,1993(4):135-141,84.
[76]宋蜀华,满都尔图.中国民族学五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7-360.
[77]谭深.启动我国都市人类学创建的契机——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综述[J].社会学研究,1990(3):53-56.
[78]周大鸣.都市人类学三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80-87.
[79]阮西湖,张继焦.都市人类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4(2):13-18.
[80]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N].人民日报,2004-10-23(1).
[8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82]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6 12,192-214.
[83]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84]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85]瞿明安.西方后现代主义人类学评述[J].民族研究,2009(1):31-40,109.
[86]张继焦.当代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分析:后现代主义,还是新制度主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5):31-36.
[87]扎洛,孙懿.《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启动[J].民族研究,2013(2):122.
[88]王延中.“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进展与展望[J].民族研究,2015(5):115-120.
[89]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22-133.
[9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11.
[91]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12-18,106.
[92]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J].藏学学刊,2005(1):2-7.
[93]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研究,2004(6):50-59,108-109.
[94]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4 8.
[95]乔健.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11.
[96]王海飞.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J].民族研究,2008(1):95 104,110.
[97]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5):85 91.
[98]张有春.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民族研究,2009(2):57-66,109.
[99]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41-47.
[100]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J].民族研究,2009(3):23 31,108.
[101]周大鸣,杨小柳.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一个概念、一种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5):144-154.
[102]李静.当代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11):215-222.
[103]蒋柯,张凌雁.实验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论纲(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3):94-100.
[104]施琳.经济人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05]陈庆德,潘春梅,郑字.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6]田阡.流域人类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7]滕星.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0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9]张继焦.走出研究范式的困境:企业人类学的“四层次分析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6):92-100.
[110]王鉴.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7-30.
[111]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6):116-120.
[112]杜倩萍.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4):73-76.
[113]曹兴.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39-42.
[114]麻国庆.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J].民族研究,2016(3):41 54,124.
[115]高丙中.海外民族志: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路途[J].西北民族研究,2010(1):20-33.
[116]周大鸣,龚霓.海外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1):116-123.
[117]杨圣敏.民族学如何进步——对学科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6):5-23.
[118]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9]乔健.底边社会——一个对中国社会研究的新概念[J].西北民族研究,2002(1):27-33.
[120]赵旭东.微信民族志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转型的觉悟[J].探索与争鸣,2017(5):4-14.
[121]张继焦,张小敏.苗族的文化转型:一种关于民族文化变迁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56-71.
[122]张继焦.“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J].思想战线,2014,40(4):54-61.
[123]张继焦.“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J].思想战线,2015,41(3):77-86.
[124]王庆仁.共聚一堂畅论协调发展——“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综述[J].世界民族,2000(3):71-80.
[125]张继焦.当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动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32-39.
[126]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12-17.
[127]杨圣敏.中国学派的道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Major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Ethnic Studies:From Borrowing Foreign Theories to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School
Zhang Jijiao Wu Yue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our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ese ethnic studies: the ethnology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classical Marxist ethnology, the western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and the local experience of China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cholar explorations). Based on foreign theories and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theory transformation to localization in Chinese ethnic studies,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in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Chinese ethnic studies have seen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s, increasing diversity of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heori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local theories in each stage. This shows China has gradually explore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course suitable for its own. 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influence and local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major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ethnic stud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the firs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heori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local theories(1978 to 1990), the second is the orientation of local issues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foreign theories(1990 to 2000),and the third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school and its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ince 2000).
作者简介: 张继焦,男,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城学者,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社会学、民族学研究; 吴玥,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都市人类学研究。
原载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
最近更新
- 2025-01-17 姬庆红教授
- 2025-01-10 2024年下半年在我中心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
- 2024-12-28 阿旺嘉措教授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
- 2024-12-28 【新闻资讯】第六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2024-12-22 李志明副教授
- 2024-12-11 【兰大新闻网】第八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举办
- 2024-12-07 落桑东知副教授
- 2024-12-02 2024年度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教师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2024-12-02 李静教授获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2024-12-02 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学学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