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
2017-04-24 | 民族之窗 | 阅读量: | 收藏此文
摘要: 赵利生 鲁顺元 (撰稿) 土族简介 土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即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海东市乐都区、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
赵利生 鲁顺元 (撰稿)
土族简介
土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即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海东市乐都区、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部分乡镇,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个别村落有自我认同略有不同的一些群体也被认定为土族;在甘肃省境内,土族聚居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卓尼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些乡镇。此外,在青、甘两省的其他县,土族较多地与其他民族杂散居,在其他各省区市皆有土族分布,其中粤、滇、黔、新、湘、浙等省区土族人口皆在1000以上。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为289565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85%。
小贴士:土族不是“土家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腰巴”与“川水”——土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以高寒著称;黄土高原地区则土地贫瘠、水土地流失严重,是中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土族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兼有青藏高原高寒和黄土高原贫瘠的特点。在这里,有高山、垴山,还有低山丘陵、河谷阶地,而且河流广布,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
互助、大通等县的土族聚居地在浅山区,民众形象地称这些地域为“腰巴”,也就是人的腰部。互助县境内山川相间,地势北高南低,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从西北到东南横贯全境。海拔一般在2200—2700米之间,土壤较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多变的气候时常威胁着作物的收成。民和县北部和南部的两个河谷盆地,是土族聚居川水区的典型代表。这个地区也称为三川地区,位于黄河沿岸,是一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狭长的小盆地,因其境内有三条主要季节性河流注入黄河而得名。川水区海拔一般在2000米上下,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农作物产量高,气候温和,环境宜人,物产丰富,是青海省有名的瓜果之乡。
争议难休的源头与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乃至其后很长一个时期,不同地区土族有十分复杂的自称和他称。例如,湟水北部的互助县、大通县、天祝县的土族自称“蒙古尔”、“察罕蒙古”,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语言学家称其汉语意思分别是蒙古人、白蒙古和土人(“吐浑”),其他地区的人自称“土户家”, 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藏族普遍称土族为“白鞑靼”并通常把青藏北部、东北部的民族泛称为霍尔,藏文史籍曾用以特指历史上的回鹘或蒙古族。这种称法的复杂性,说明了土族来源的多元性和受到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
鲜卑与蒙古——族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土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北方有一个建立了多个政权的鲜卑部落,这个部落的一支失败落后迁到青海,后来建立了吐谷浑国。吐谷浑国极盛时,统辖地理范围包括西倾山东北至青海茫拉河一线为中心的甘青广大地区,后来被兴起于西藏的吐蕃所灭,前后存国3个多世纪。之后,一部分留居原地,降于吐蕃,还有一部分随吐谷浑王室内迁凉州、灵州等地,在宋代与党项羌等建立了西夏帝国。西夏被蒙古人灭亡后,这部分吐谷浑人有的又返回甘青交界的河湟洮岷地区,繁衍生息,这是土族的重要源头。13世纪,蒙古族兴起于北方草原,在征服青海地区的各个民族的过程中,给土族的形成注入了新的血液。蒙古汗国攻取河湟地区,成吉思汗之子阔端以凉州为据点经略广大藏区,随之蒙古部众在青海地区安家落户。明清时期,蒙古势力在青海衰微,留居当的蒙古人归附明朝,被称为“土民”“土达”。现在居住在青海互助县的土族社会中就有祖先来自蒙古,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演变为土族的传说。土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也汲取了她们的营养。
1954年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区,次年改称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分别成立于分别成立于1958年6、7月。土族聚居区还曾设立若干土族乡,其中有的乡后来并入其它乡,目前有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勺哇土族乡。
钟鼓楼和古鄯驿
钟鼓楼和古鄯驿是土族文化历史的物化象征之一,二者分别位于互助县政府驻地威远镇和民和县古鄯镇。威远镇钟鼓楼始建于明代,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古鄯驿建于明洪武时期,现存城墙南北长250米,东西城墙因拆毁长度不清,原有南北二门,皆附有瓮城,现只存有南门。
开放背景下的生计
逐渐被放弃的牧业
作为土族族源的鲜卑、蒙古等都是游牧民族。中国历史上的宋、明时期,在现今土族聚居区的川水地区设有牧马场(苑),饲养牲畜有马、牛、羊、骡、驴、骆驼等。民国时期,土族的主要生计——畜牧业受到畜禽疾病影响,加上耕地扩张,遂走向衰败。到现在,部分土族、特别是垴山和浅山地区的土族仍然保持着半农半牧的生计,但受到生计多元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冲击而愈加枯萎。土族农家几乎养一定数量的鸡和猪,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补充。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大力推广畜种改良,互助农户豢养的“八眉猪”广受市镇肉食市场青睐。
生活的主要依赖——农业
土族聚居的多数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至少在明代,土族人民已知农耕,民国时期,土族聚居的平坦地已多开垦为农田。其后,浅山地逐步被改造为梯田,垴山地不断向林草地拓展,虽扩大了耕作面积却加剧了水土流失。21世纪初开始,政府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大面积的陡坡地引导弃耕,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作物品种有小麦、青稞、土豆、豌豆和燕麦等。沿黄河的土族地区,还种植梨树、杏树等经济作物,民和三川地区有“王石沟的黄烟(旱烟)鞑子庄的蒜,胡李家的花椒麻死人”的俗语。
从作坊走向工业化的酿酒业
土族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形式存在,商品性手工业很少。早在明末清初,土族家家有用青稞酿低度酒的习惯,所产“酩醯”一般自给自足,供节庆、婚嫁、寿诞等时自用。到清代中叶,土法酿造的青海酒因风味独特且可为药引而驰名,各地商贾从酒坊收购然后销往蒙藏等地。20世纪50年代初,建起了初具工业化酿酒技术的酒厂,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此外,土族聚居区还有数十家规模不等的青稞酒生产厂。
生发于自然和民俗的旅游业
土族聚居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风纯朴,近年来旅游业尤其是民俗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民和三川地区、互助县城周边土族村落发展集民俗展演、农家饮食消费、服饰展示、文化特质博览、民间体育项目参与等于一身的社区参与式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青海旅游推介的一张名片。
适应中变化的日常生活
养马业
历史上“日行千里”的青海骢便是出自吐谷浑之手。这种马是吐谷浑人用波斯草马与羌人培育出的草马杂交改良而成,乘挽兼用。马在土族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马逐渐淡出视野。一度低迷的养马业又在日渐复苏,许多企业人士也加入了这个行业。
庄廓和新式住房
庄廓是土族居住样式的鲜明标识。这种庭院四面用土夯起围墙,围墙内与大门相对建木土结构房屋,院内居中树嘛呢旗杆,角落为牲畜棚圈,土族称之为“日麻”或“昂图”。这种住房是适应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比如,屋顶可以晾晒谷物,院内可以积攒肥料,主屋中堂可以供奉神灵,角房可贮备饲草、燃料或圈养牲畜。此外,可能还曾承担过防御侵扰的功能。随着现代化的冲击,砖混结构的新式住房和新材料建的庄廓已经在土族社区大面积普及。役畜、牧放的牛羊等饲养量减少,棚圈、宗教设施等逐渐退出了庄廓。
马驴骡、摩托车、小轿车
骑马或骡或驴,或乘畜力板车是至迟20世纪80年代土族民众出行的主要方式。赛马会也成为土族社区十分隆重的节庆活动。现在,摩托车、小轿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极大地提升了出行的便捷程度。
青稞酒、马铃薯
传统上,一般土族家庭日常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土族的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炒面。土族喜饮酒,土族有边饮边歌的习惯,以畅饮酣醉为快。
马铃薯(洋芋)为土族民众的重要食品。在生活不太富足的时代,土族民间有“一年洋芋,半年口粮”的说法。在政府推动下,土族民众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互助县尤其具备高寒冷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病虫害少、适口性好。
妇女传统服饰纽鞑
土族传统服饰色彩艳丽,式样别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土族妇女七彩花袖最具特色。花袖是由红、黄、绿、青、紫五色彩布拼制而成,好似天上彩虹的颜色调配,穿在身上格外醒目。服装饰品中的“纽鞑”(即头饰)尤具特色。“纽鞑”因地而异,其中,吐浑纽鞑为最古老、最高贵,是在族源上持吐谷浑说的依据之一。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军阀统治青海时强制改变政策的影响,式样繁多的纽鞑不再流行,已基本绝迹。新时期的土族服饰亦向轻便化变迁,传统服饰多在节庆、民俗活动中有所展示。
丰富多彩的人生礼俗与禁忌
出生:在土族新生儿襁褓期,要男左女右帖小块红纸于大门并忌门七日。同仁地区,还在房顶吹螺号,以告知众神和邻里。取名有官名和乳名之别,因地区、年龄、性别而不同,主要取决于互动最密切的民族和文化,由于信仰使然,取藏语小名者居多。
婚姻:土族对同姓、近亲等婚配有明确的禁忌。历史上出现过夫兄弟婚、妻姊妹婚、服役婚及“戴天头”“换门亲”等婚姻制度或陋习,现在树立了以自由恋爱、一夫一妻为基础的婚姻观。婚姻礼仪有提亲、订亲、认亲、讲礼、送礼、娶亲等,不同聚居地区略有差异。随着青海农村性别比失衡、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农村“剩男”问题越来越突出,土族男方支出婚姻礼金动辄上数万甚至十几万,成为经济负担。
丧葬:土族社会一般行火葬,部分地区(如民和)行土葬。举行丧礼一般要请喇嘛念经,请本村的老人念嘛呢。亡人被葬后,子孙服丧,一般为四十九天。土族没有特制的孝服,服丧期间,男子不戴帽子,妇女不穿有色彩的衣帽,不串亲访友,当年不贴春联,不拜年,以示哀悼。
娱人娱神的节日与艺术
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纳顿
“纳顿”亦即庆丰收会,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在民和三川地区举行,故称“七月会”,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这一时间段从夏末打碾结束粮食归仓到秋天,历时近2个月,故称其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其起源尚未定论。“纳顿”正会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从中可见,纳顿既娱神又娱人,是包罗了宗教和世俗因素、与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与多民族共享的“花儿”
“花儿”亦称少年,是民歌的一种,青海以及“土族之乡”素有“花儿家乡”的美称。土族聚居地区花儿会一般在六月举行,主要有五峰山“花儿会”和丹麻“花儿会”。届时,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花儿”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可充分领略包括土族在内各民族共享的“花儿”风韵。“花儿”又有爱情的媒介和桥梁之称。
楚风舞蹈的活化石——於(wū)菟
据我国有关史料记载,“於菟”为中国古代楚人对虎的方言称谓,现今流行于青海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的土族驱魔逐疫的祭祀活动也称为“於菟”或“跳老虎”,于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举行。活动环节众多,其中“跳老虎”是最出彩之处。从中可以辨识到土族的图腾意识、民间信仰和藏传佛教信仰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围圈跳的舞蹈——安召舞
安召舞是流行于青海互助、甘肃天祝等地土族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即兴舞蹈并按顺时针方向转圈,无乐器伴奏,舞名随歌名,其歌唱曲调有十几种之多,歌词大都是赞颂、祝福,诉求吉祥、人口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
土族刺绣的种类按其针法分为盘绣、拉绣、堆绣等。其中,盘绣汇集了土族妇女的独特智慧和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主要流传于互助县,现盘绣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政府有意识地培养继承人并扩大其影响。盘绣的用途已从服饰(如花袖衬)扩展到生活用品、家居装饰及生产器具等。
濒危的语言文字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支。语言学家根据14000个词的比较,分析出土族语约有85%以上的词与现代蒙古语相同。土族通用汉语,有的地区常用藏语,故土语从汉、藏语中吸收了大量借词。土语分为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其间有一定的差别。1979年,研究人员根据土族民众的意愿,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方案。但只在互助县基层社区范围内推行,未能进入学校,使用范围狭窄,在学习、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新事物、扩大与外界的交往等方面,无法满足土族民众需要。土族文字的推行处于停滞状态。
多重的宗教信仰
土族的宗教信仰是多元的。在土族形成早期,信奉苯教。目前,既有萨满教信仰,也有道教和藏传佛教信仰。在萨满教信仰中,保留的活动有祭“腾格”(天)、祭敖包)、白虎祭、选神羊、请法拉(巫师)作法驱鬼治病等。土族还有祖先崇拜。这些信仰并行不悖。从地域上来说,聚居在民和的土族偏重于信仰道教,互助、同仁、卓尼、天祝等地的土族偏重于信仰藏传佛教。土族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不少寺院土族僧人占了很大比例,高僧如章嘉、土观等多出身于土族家庭,有的曾是历史上的驻京呼图克图。这些寺院的宗教地位至今在广大信仰地区仍有影响。
最近更新
- 2024-12-02 第六届杨建新奖学金获奖者风采
- 2024-12-02 第八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获奖者风采
- 2024-12-01 第六届“杨建新奖学金”参评论文获奖名单公示
- 2024-11-30 2024年下半年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四)
- 2024-11-28 李正元教授
- 2024-11-28 谢冰雪教授
- 2024-11-27 2024年下半年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二)(三)
- 2024-11-20 【讲座预告】密歇根大学Andries W. Coetzee教授即将应邀到榆中校区举办学术讲座
- 2024-11-15 2025年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招生目录
- 2024-10-28 实践中的投身人类学——以四部民族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