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民族之窗 > 撒拉族

撒拉族

摘要: 撒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总人口为130 607人(2010年),其中,约90%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其余散居于甘肃临夏和新疆伊犁地区。

 

闫丽娟


一、撒拉族概览


撒拉族生活在青藏高原边缘自称撒拉尔,周边汉族、藏族和回族称其为“撒拉”。撒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为130 607人(2010年),其中,约90%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甘肃临夏和新疆伊犁地区。

撒拉族主要聚居地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123 814万多人(2010年),除撒拉族外还居住着藏、回、汉、土、保安等15个民族。

 


       二、高原、黄河、森林、天池

       ——撒拉族主要居住地的自然与景观


撒拉族聚居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四面环山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县境北部,在清水湾一带水流稍缓,随后又奔流东去,进入积石峡。在县境东部和南部山区,分布着茂密的天然森林,有云杉、油松等林木。东部的孟达天池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

 


三、民族形成的传奇故事


据学者考证研究,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大蒙古及元朝时期,随蒙古西域签军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经长途跋涉迁徙,定居循化地区。初来时人口较少,经过不断吸收藏、回、蒙古、汉等民族成分,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于清代以后渐次移居到甘肃和新疆。

一峰白驼、一部经卷、一眼清泉、一座大寺,构成了撒拉族民族形成故事的核心。

《骆驼泉》是一部民间流传的故事集,讲述撒拉族先民迁徙的历史。传说在13世纪,有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为躲避迫害,率同族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上故乡的水、土和《古兰经》,离开了故乡中亚撒马尔罕向东进发,一路跋涉来到青海循化街子一带。见该处地势平坦,清流纵贯,有茂密的森林和茂盛的草场,又在此处发现了一眼清泉,而走失的骆驼卧在泉水中已化为白石,便决定居住于此,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珍藏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内的具有千年历史的手抄本《古兰经》,是撒拉族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像这样年代久远的《古兰经》手抄本在全世界仅存三部,相传为撒拉族先民东迁时从中亚带入中国。

街子,当地人称“gai zi”,即今天的街子镇,在撒拉族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民族的“根子”,是撒拉族的发祥地。街子清真大寺是撒拉族的祖寺,也是青海省第二大清真寺。

 


四、语言文字


    撒拉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撒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的乌古斯语组,撒拉族最有特色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都是以撒拉语的口头形式传承的。

 


五、社会组织


撒拉族传统基层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奥依其(家庭)——阿格乃(家族)——孔木散(宗族)——阿格勒(村落)——工(数个村落的复合体)。

“阿格乃”、“孔木散”:它们是撒拉族传统社会的血缘组织,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阿格乃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一种近亲组织,若干个家庭组成一个“阿格乃”(意为“兄弟”,指父系近亲组织);若干个阿格乃又形成一个孔木散(意为一个“根子”,指远亲组织);几个孔木散联合形成一个阿格勒(意为“村落”)。

阿格乃、孔木散在生产、生活上互助(阿格乃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场),并有一定范围内的公共空间(每个孔木散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这种社会组织结构促进了撒拉族成员内部的凝聚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撒拉族传统的阿格乃、孔木散社会组织结构逐渐分化,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意义。现在,撒拉族村庄,阿格乃依托个体家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唯一维系孔木散观念的是每个孔木散仍有独立的一块坟地。

“工”:阿格乃和孔木散这种传统的血缘组织在撒拉族历史中存在了较长的时间。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撒拉族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在循化撒拉族地区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的村落组织——“十二工”,后来合并称为“撒拉八工”。“工”是由数个村庄联结的社会组织,相当于乡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下有若干自然村。现在“八工”已经取消,演变为乡、镇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工”在撒拉族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宗教信仰、传统节日


宗教信仰: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每个撒拉族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现今遗留着十几处古清真寺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是孟达、清水、张尕、塔沙坡、科哇五大清真寺建筑群,均为明、清时期所建或重建后的遗存,并已被列为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节日:撒拉族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也是中国穆斯林的共同节日。撒拉族独有的节日是转拜拉特夜节、法蒂玛节和开斋前的盖德尔节。

 


七、生计方式


    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兼养殖业,善于经商。

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线辣椒是撒拉族特色农产品。

黄河沿岸的川水地区盛产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等美称。撒拉族有经营园艺和花卉的传统,很多人家都有果园,栽培杏、梨、葡萄、核桃、苹果等果树。

撒拉族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历史上,撒拉族商人主要活跃于甘青地区,他们将藏区的牛羊以及畜产品运送到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的农产品和日常用品贩运到藏区,成为汉藏贸易的中间人。现在,乡镇也开办了一些加工厂,撒拉族还把拉面馆开到了全国各地。

撒拉族先民定居循化以后,主要沿黄河流域分布,木船、羊(牛)皮筏、木筏,是黄河水面载运物资和人、畜的传统工具。河道运输曾经是撒拉族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也铸就了一代代被称为“乔瓦吉”(水手)的筏子客。在湍急黄河激流上板筏,为撒拉人的一手绝技。

 


八、服饰


撒拉族传统服饰大体与回族相同,区别在于上衣一般较为宽大,腰间系布带。男子上身爱穿白汗褡、青夹夹,束腰,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头顶黑或白色圆帽。女子穿五颜六色的大襟衣服,套黑坎肩,脚穿绣花布鞋,喜欢佩戴各种首饰,戴盖头。现在,撒拉人穿着日趋大众化,一般在宗教和礼仪活动中穿着庄重,日常生活中则较为新潮随意,传统服饰基本保留在宗教生活和礼仪场合中。

 


九、饮食


撒拉族饮食以面食和肉食为主。面食种类繁多,如馒头、花卷、面片、面条、散饭、搅团等;肉食以牛羊肉为主,制作简单实惠。喝盖碗茶。婚嫁或节庆时,食品颇为丰盛,有馓子、油香、糖包、手抓羊肉等。

 


十、民居


传统民居——庄廓:撒拉族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土坯房,结构以木料、泥土为主,家园四周是土墙,每一户人家自成院落,称为“庄廓”。

花窗雕檐,篱笆做墙——古老民居篱笆楼:篱笆楼是一种木、石、土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楼体框架均由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大部分用树条篱笆桩制作而成,墙体中间为空,两面抹以草泥,故得名篱笆楼。房屋多为二层楼,上层住人,下层为厨房或畜圈。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使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木楼,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强。

篱笆木楼目前仅存于循化县清水乡孟达大庄村,这里紧邻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篱笆楼建筑布局多种多样,因地自由搭建,有横字式、拐角式、三合院式。前遗存的都是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篱笆楼,全面完整地包涵了其历史建筑艺术形式。篱笆楼营造技艺积淀着撒拉族的生存智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民居:现在,撒拉族民居发生了很大变化,庄廓大多是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的平房,有的则建起了二层小洋楼。

撒拉族民居最有特色的就是每户庭院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果园和菜园,种植果树、蔬菜、花草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部分花果蔬菜。

 


十一、渡河工具

   ——从皮筏子、木筏到跨河大桥


昔日循化地区交通十分闭塞,山高岭峻,道路崎岖,人们往来靠步行,贸易靠脚户,渡河靠羊皮筏子和木船。

皮筏子是撒拉族历史上的一种重要的渡河工具,用牛羊皮袋和圆木组合而成,能载客,也能运货(羊毛等)

撒拉族一般沿黄河而居,撒拉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经常需要跨过黄河。依过去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无法在黄河上架桥,因此他们用皮筏子作为渡河工具,进行两岸之间的交流和河道运输。除了羊皮筏子外,撒拉族还用木筏在黄河中运输木材、羊毛等。

如今的羊皮筏子已经衍变为撒拉族男子搏击黄河浪涛,尽显身手的水上运动项目。每逢农闲和撒拉族盛大节日,很多村落都会在黄河岸边进行划羊皮筏子比赛。

现在的撒拉族地区,修建了许多跨河大桥。

 


十二、婚丧习俗


婚俗:撒拉族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实行家族外婚。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但并不十分严格。

撒拉族的婚俗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较大,婚姻由父母做主,“嫂吉”(媒人)做媒。婚姻的缔结一般要经过说亲、送定茶、送聘礼、举行婚礼四道程序。婚礼一般在隆冬举办,黄昏举行,由阿訇主持。

撒拉族传统婚礼仪式有以下几个特色:“哭嫁”,婚礼当天,新娘一边由长辈梳妆打扮,一边哭唱“撒赫稀”(哭嫁歌),到黄昏时分,哭唱着走出家门;“挤门”,即新娘到新郎家时,要在娘家人簇拥下要强行入屋,新郎家则闭门要礼;“对委”,即表演“骆驼戏”;“摆针线”,婚礼的第二天,在大庭广众之下,新娘要出示针线活儿,陈列嫁妆。

丧俗:撒拉族丧葬习俗与回族等相同。其葬礼一般按伊斯兰教规定进行,实行土葬,主张速葬、俭葬、薄葬。一般“孔木散”都有一处公墓。在亡人去世的纪念日及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宗教节日,亲人会到坟地念经,举行纪念活动。

 


十三、民间文化


    撒拉族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民歌:有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撒拉曲是用撒拉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撒拉花儿则是撒拉族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用汉语演唱的山歌,风格独特,以《孟达令》《撒拉大令》《清水令》等为经典之曲。

舞蹈四人《骆驼舞》是撒拉族传统戏剧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内容比较完整的剧目。一般在传统婚礼上表演,再现本民族迁徙的历史场景,是一种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乐器:口弦(口细)是撒拉族的独特乐器,用铜或银制成,用舌尖或手指弹拨,音域狭窄,多为撒拉族年青妇女所钟爱。

刺绣:撒拉族妇女普遍喜爱刺绣,刺绣作品主要有枕头、腰带、荷包、袜底等,精绣各种花鸟图案,如鸳鸯戏水、龙凤飞舞等。刺绣是撒拉族少女变成“艳姑”(“艳姑”在撒拉语中是“新嫁娘”的意思)的必修课之一。

雕刻:砖雕和木雕是撒拉族主要的雕刻工艺,体现在民居建筑和清真寺建筑上。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