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人才培养>本科生>本科生科研 > 2012级/2016届民族学本科生熊志颖君政基金项目简介

2012级/2016届民族学本科生熊志颖君政基金项目简介

摘要: 中国伊斯兰教灵明堂门宦历史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 文史组 熊志颖 2012 级民族学本科生 导师 杨文炯 教授 立项时间: 2014 年 4 月 结项时间: 2015 年 4 月 内容简介: 本课题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方法,在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灵明堂门宦的历史及其社会整合

  中国伊斯兰教灵明堂门宦历史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

文史组  熊志颖 2012级民族学本科生

导师  杨文炯 教授

立项时间:20144

结项时间:20154

内容简介:

本课题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方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灵明堂门宦的历史及其社会整合功能进行了民族志的书写。其主要内容涉及:

1)灵明堂门宦的历史。包括灵明堂门宦的新疆根源;历辈道祖主要经历;兰州总堂、新疆哈密分堂、宁夏固原三营分堂的历史沿革;以及基于各地拱北和清真寺的全国性宗教社会网络建构过程等内容。

2)灵明堂门宦通过教理仪轨实现的对内的宗教整合。灵明堂门宦一辈道祖马灵明接受了嘎的忍耶和虎夫耶的苏菲学理;在后来的发展中,灵明堂门宦表现出对四大门宦学说的综合;历辈道祖通过显示克莱迈提和传播苏菲知识逐渐聚集起大量的信众,并修建了道堂和拱北;信众作为一个集体的认同又在纪念历辈道祖生日和忌日的大型尔麦里活动中得到强化。

3)灵明堂门宦的通过宗教间往来实现的对外的文化整合。灵明堂门宦的一辈道祖不仅在伊斯兰教内部活动,他还和许多高僧、高道结交为友;拱北和清真寺的建筑方面,不仅在形制上采取气派的宫观式结构和幽静的园林风格,而且在装饰艺术上运用了诸如龙、凤、蝙蝠、莲花等许多常见的符号,同时赋予其伊斯兰的内涵与意义;宣教文本方面方面的文化整合尤为明显,不仅大量使用诸如“戒定慧”、“精气神”之类的儒释道术语,而且还明确表示要“合儒道一以贯之”。

4)灵明堂门宦作为个案也具有普遍的意义。它不仅是整个中国苏菲门宦的缩影,也可以隐喻伊斯兰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外的文化整合提示我们注意中国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结合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启发,本课题讨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关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1.完成结题论文:《中国伊斯兰教灵明堂门宦历史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

2.完成阶段性论文:《“合儒道一以贯之”:灵明堂门宦的文明对话及其启示》。该文在湖南大学2015年全国高校史哲论坛上宣读,并获三等奖(本科生组)。

3.课题结项以后,接受基金继续支持,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六周的交流学习,并完成课题:变迁与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人类学观照。

 

(注:熊志颖同学现为北京大学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