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炯教授应邀主讲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兰山讲坛”
2017-06-21 | 中心动态 | 阅读量: | 收藏此文
摘要: 2017 年5月28日 下午,由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创办的兰山讲坛正式开讲。首场讲座嘉宾为著名民族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和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讲坛由院长胡玉冰教授主持。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自治区党校和宁夏社科院等单位的
2017 年5月28日 下午,由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创办的“兰山讲坛”正式开讲。首场讲座嘉宾为著名民族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和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讲坛由院长胡玉冰教授主持。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自治区党校和宁夏社科院等单位的80多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杨文炯教授做了《谁生产人类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人类学的省思》的讲座。杨教授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人类学为问题意识,引出了其学术讲座的主题。他认为,人类学的生产实为一种族群性的文化现象,并从研究对象、知识谱系、人类学经典、集体仪式和学科边界等五个方面集中阐述了人类学作为文化现象的这一“族群性特质”。同时他认为,人类学作为一种现代性建构的产物,存在着作为现代化的现代性、作为启蒙理性的现代性、作为现代主义的现代性等五个维度,人类学作为近代西方生产的话语体系,作为一种控制世界的话语权力,也是作为一种权力的话语谱系,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实为西方凝视他者的权力视点。然而人类学的一大特征在于其学科带有的赎罪式的“文化批评”的特性,人类学家在他者研究中实现着自我批评,这种学术自省是实现人类学转型的关键,反思人类学的出现从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两个维度展开自我反思,在追求“价值无涉”的学术立场中最为客观地实现他者的文化表述。最后,杨教授以中国人类学为例,集中探讨了人类学的再生产及其话语呈现,他以费孝通先生和杨建新教授为例,阐述了费孝通先生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中,借用西方人类学理论开展本土文化研究,以实现西方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杨建新教授作为中国本土培养的民族学家,其通过本土话语的构建以此实现学术话语和权力的转化。
讲座结束后,杨教授对师生的问题一一解答。
最近更新
- 2025-01-17 姬庆红教授
- 2025-01-10 2024年下半年在我中心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
- 2024-12-28 阿旺嘉措教授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
- 2024-12-28 【新闻资讯】第六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2024-12-22 李志明副教授
- 2024-12-11 【兰大新闻网】第八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举办
- 2024-12-07 落桑东知副教授
- 2024-12-02 2024年度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教师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2024-12-02 李静教授获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2024-12-02 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学学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