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传播: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亚洲论坛·会议手册
2019-10-20 | 中心动态 | 阅读量: | 收藏此文
摘要: 兰州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联合承办“文化传承与传播: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亚洲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传承与传播
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亚洲论坛会议手册
主办单位: 兰州大学
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
会议语言: 汉语、英语
中国•甘肃•兰州
2019.10.26-27
一、会议简介
亚洲论坛秉承亚洲人讲述自己的发展经验,以增进相互交流与理解为原则,截止目前已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七届,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兰州大学历经百年沧桑,已从西北一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了庆祝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展示兰州乃至中国西部在未来“路学”上的重要作用,弘扬“一带一路”精神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价值,由兰州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联合承办“文化传承与传播: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亚洲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会议须知
1.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本次会议实行落地接待,除特邀嘉宾外,参会人员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由会议举办方承担,往返交通费请自理。
2.本次会议住宿地点为兰州饭店,早餐时间为6:30—9:00。26日欢迎晚宴在兰州饭店中华苑一厅,欢迎晚宴外的自助餐在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所有自助餐凭会议材料中的餐票就餐。
3.日程安排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备注 |
10月25日 |
报到、办理入住 |
兰州饭店中楼大厅 |
全天 |
10月26-27日 |
大会开闭幕式及分论坛 |
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 |
|
10月28日 |
离会 |
|
|
4.会议联系人
谢冰雪:13669364821 张 超:15302243567
5.温馨提示
(1)报到路线
中川机场:1)乘机场大巴至东方大酒店(兰州大学对面)下车,向北步行300米到达;
2)乘坐城际高铁至兰州火车站。
兰州火车站:1) 乘1路公交车至兰州大学站(2站),向北步行150米,穿过马路即可抵达;
2)打车5分钟抵达或步行(直行向北)约25分钟抵达;
兰州西站(高铁站):
- 地铁1号线西站什字到兰州大学站,B口出;
2)乘坐1路公交车,至兰州大学站下车,向北直行150米抵达。
6.气温
兰州10月天寒,早晚温差大,建议带雨伞和厚外套。
三、会议议程
(一)大会开幕式及主题发言
开幕式 时间:2019年10月26日,08:30~09:10,地点: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
|
||
09:10~09:30 合影、茶歇 |
||
大会主题发言 时间:2019年10月26日09:30,每位发言人30分钟。 地点: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 主持人:罗红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发言题目 |
09:30-10:00 |
杨建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原主任) |
丝绸之路与亚洲古代文明 |
10:00-10:30 |
罗兰(法兰西高等科学院教授) |
Social sciences and Post-Western theory |
10:30-11:00 |
黄树民(台湾中研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
Social Welfare for Marginalized Ethnic Groups: Chinese NGOs in Southwest China |
11:00-11:30 |
王延中(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中国的善治与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与现代化历程的人类学思考 |
12:15 |
午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 |
(二) 专题一 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展演
第2组:潘守永教授专题组(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6:15-18:20 地 点:会议室一(逸夫科学馆201) 主持人: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评议人:张亚辉(厦门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6:15~16:30 |
潘守永 教授 |
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
回归文化保护实践的亚洲新视野 |
||||||||||||||||||||||||||||||||||||
16:30~16:45 |
杨晓飞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文化与科技融合中的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
||||||||||||||||||||||||||||||||||||
16:45~17:00 |
关昕 研究员 |
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 |
历史,民俗与文化展演 |
||||||||||||||||||||||||||||||||||||
17:00~17:15 |
尹凯 副教授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物件、地方与实践:文化遗产研究的三个维度 |
||||||||||||||||||||||||||||||||||||
17:15~17:30 |
王思怡 |
上海大学 |
多感官具身与具心的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实践 |
||||||||||||||||||||||||||||||||||||
17:30~17:45 |
杜辉 副教授 |
西南民族大学 |
回归沉淀与思考,博物馆的人文性和人文主义式关怀 |
||||||||||||||||||||||||||||||||||||
17:45~18:00 |
方云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 |
土布叙事:上海土布馆群的非遗保护实践 |
||||||||||||||||||||||||||||||||||||
18:00~18:20 |
评议 |
||||||||||||||||||||||||||||||||||||||
18:30 |
晚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一厅) |
(三) 专题二 “路学”:交往与传播中的文化
第1组:路与话语(本场发言为英语,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3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4:30-16:05 地 点:会议室二(逸夫科学馆202) 主持人:多吉宁佳(兰州大学副教授) 评议人:菅原纯(Sugawara Jun,兰州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4:30~14:45 |
金成国(Seung Kuk Kim) 教授 |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Hybridization for New Civilization: A Theoretical View |
|
14:45~15:00 |
柯诗曼(Stephanie Christmann-Budian) 教授 |
VDI/VDE Innovation und Technik GmbH,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it),Germany |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s impacts (German case) |
|
15:00~15:15 |
山泰幸(YAMA YOSHIYUKI) 教授 |
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 Japan |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Research on the Silk Road in Japan |
|
15:15~15:30 |
周永明(Yongming Zhou) 教授 |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
Roads as a Consumption Space: The Making of Han-Tibetan Highways |
|
15:30~15:45 |
宗喀·漾正冈布/方艺文 |
Center for Stud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Lanzhou University |
Eurasian Medical Scientists in the Royal Court of bTsanpo: The 30 Native and Foreign Medical Schools in Tibet before 10th Century |
|
15:45~16:05 |
评议 |
|||
16:05~16:15 |
茶歇 |
|||
第2组:文化交往中的“哲学”与“观念”(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6:15-18: 05 地 点:会议室二(逸夫科学馆202) 主持人:王希隆(兰州大学教授) 评议人:朱永彪(兰州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6:15~16:30 |
祁进玉 教授 |
中央民族大学 |
亚洲共同体意识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
|
16:30~16:45 |
牛汝极 教授 |
新疆师范大学 |
中国哲学“中和观”的话语传承传播实践: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
|
16:45~17:00 |
霍明琨 教授 |
黑龙江大学 |
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合作 |
|
17:00~17:15 |
季芳桐 教授 |
南京理工大学 |
论达浦生宗教哲学思想 |
|
17:15~17:30 |
韩高年 教授 |
西北师范大学 |
“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文学交流——以《穆天子传》为核心 |
|
17:30~17:45 |
安成浩 副教授 |
浙江大学 |
文化自觉与朝鲜文化重构 |
|
17:45~18:05 |
评议 |
|||
18:30 |
晚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一厅) |
|||
第3组: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互动(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8:30-10:20 地 点:会议室二(逸夫科学馆202室) 主持人:金成国(韩国釜山大学教授) 评议人:周永明(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08:30~08:45 |
毛伟 研究员 |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
“一带一路”全球传播构建新话语体系探析 |
|
08:45~09:00 |
杨敏 教授 |
中央财经大学 |
“再遇历史:陆海双轴深度互构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 |
|
09:00~09:15 |
任国征 教授 |
中央财经大学 |
路学助推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 |
|
09:15~09:30 |
王欣 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 |
东西方文化在西域的交流与交融 |
|
09:30~09:45 |
杨蕤 教授 |
北方民族大学 |
回鹘时代:10-13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特点与内涵 |
|
09:45~10:00 |
姜国峰 副教授 |
河南工程学院 |
文化自信的历史镜像:汉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 |
|
10:00~10:20 |
评议 |
|||
10:20~10:30 |
茶歇 |
|||
第4组:一带一路中的文化表达(每位发言 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10:30-12:20 地 点:会议室二(逸夫科学馆202室) 主持人:马戎 (北京大学教授) 评议人:肖瑛(上海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0:30~10:45 |
崔明德 教授 |
烟台大学 |
关于和亲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
|
10:45~11:00 |
冯雪红 教授 |
北方民族大学 |
“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交往的意义、内容及路径 |
|
11:00~11:15 |
傅守祥 教授 |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
新时代文明互鉴中的文化误读探微 |
|
11:15~11:30 |
虎有泽 教授 |
西北民族大学 |
“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探析 |
|
11:30~11:45 |
田然 讲师 |
电子科技大学 |
交往与传播中的文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果研究—基于川剧的AIASA模型分析 |
|
11:45~12:05 |
评议 |
|||
12:15 |
午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 |
|||
(四)专题三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第1组:产业、文明与共同体(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4:30-16:20 地 点:会议室三(逸夫科学馆203) 主持人:张翼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评议人:阿拉坦宝力格(内蒙古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4:30~14:45 |
王宗礼 教授 |
西北师范大学 |
全球化、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
14:45~15:00 |
马丹丹 副教授 |
上海大学 |
经济/社会的文类显现:回顾格尔茨爪哇、巴厘岛的早期田野调查 |
|
15:00~15:15 |
金韶 副教授 |
北京联合大学 |
“互联网+”推动下文化产业创新的机遇、策略和趋势 |
|
15:15~15:30 |
刘佳佳 讲师 |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
中国与世界广告业的互动考察:一种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视角 |
|
15:30~15:45 |
吴茂国 讲师 |
上海大学 |
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
15:45~16:00 |
王启颖 助理研究员 |
内蒙古社科院 |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
|
16:00~16:20 |
评议 |
|||
16:20~16:30 |
茶歇 |
|||
第2组:传统资源的再造(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6:30-18:05 地 点:会议室三(逸夫科学馆203室) 主持人:许宪隆(北方民族大学教授) 评议人:高永久 (南开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6:30~16:45 |
刘云童 教授 |
青海大学 |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浅析 |
|
16:45~17:00 |
尹伟先 教授 |
西北民族大学 |
“三区三州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 |
|
17:00~17:15 |
马忠才 教授 |
西北民族大学 |
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 |
|
17:15~17:30 |
王莹 副教授 |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 |
城市中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发展研究——基于兰州市小西湖周边穆斯林社区改造与规划设计为例 |
|
17:30~17:45 |
张建 讲师 |
兰州交通大学 |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城镇文遗博物馆群落构建模式研究 |
|
17:45~18:05 |
评议 |
|||
18:30 |
晚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一厅) |
|||
第3组:陈庆德教授专题组(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8:30-10:05 地 点:会议室三(逸夫科学馆203) 主持人:季芳桐(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评议人:陈庆德(云南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08:30~08:45 |
陈志永 刘峰 |
贵州大学 |
传统村落景区化进程中“公司+村落组织+农户”产业组织模式研究 |
|
08:45~09:00 |
罗康隆 教授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
生态民族学视野下的生计方式研究 |
|
09:00~09:15 |
刘峰 教授 |
贵州大学 |
二元结构:传统村落景区化进程中的市场规则与社会制度——贵州西江苗寨景区的微观考查与透视 |
|
09:15~09:30 |
靳志华 博士 |
贵州大学 |
黔东南施洞苗族家庭财产的双系继承 |
|
09:30~09:45 |
杜星梅 博士 |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独龙族社会经济中的山地狩猎 |
|
09:45~10:05 |
评议 |
|||
10:05~10:15 |
茶歇 |
|||
第4组: 张亚辉教授专题组(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10:15-11:50 地 点:会议室三(逸夫科学馆203室) 主持人:杨敏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评议人:苏发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0:15~10:30 |
张亚辉 教授 |
厦门大学 |
土地制度与边政忧思:谷苞先生的卓尼经济研究 |
|
10:30~10:45 |
张原 研究员 |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
土地与家屋 |
|
10:45~11:00 |
杨晋涛 副教授 |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
当代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求助模式及民族医疗的正式化:一项比较研究 |
|
11:00~11:15 |
兰婕 讲师 |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 |
渔业村落共同体的土地权与海权——以惠安县小岞镇为例 |
|
11:15~11:30 |
赵珽健 博士生 |
厦门大学 |
经济史、封建与阶级:20世纪中国边疆土地制度与现代性的人类学研究综述 |
|
11:30~11:50 |
评议 |
|||
12:15 |
午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 |
|||
(五)专题四:文化交融与转型
第1组:张继焦教授专题组(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4:30-16:20 地 点:会议室四(逸夫科学馆204) 主持人:杨圣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评议人:祁进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4:30~14:45 |
张继焦 教授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看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以特色小镇的内源型发展为例 |
||||
14:45~15:00 |
赵图雅 教授 |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时代背景下草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 |
||||
15:00~15:15 |
王焯 副研究员 |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
“匠人何求”:老字号文化记忆建构主体功能研究——以八王寺汽水厂为例 |
||||
15:15~15:30 |
刘丽珺 讲师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
新功能主义:活态文化遗产现代转型的新价值
|
||||
15:30~15:45 |
黄孝东 讲师
|
山西大学 |
景观制造:城市复兴背景下工业旅游价值再研究——以山西老陈醋集团工业旅游实践为例 |
||||
15:45~16:00 |
蓝蔚 博士生 |
中央民族大学 |
传统村落及其遗产价值的内在延展性 |
||||
16:00~16:20 |
评议 |
||||||
16:20~16:30 |
茶歇 |
||||||
第2组:他者关系中的自我(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6日 16:30-18: 05 地 点:会议室四(逸夫科学馆204) 主持人:郑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人:张继焦(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6:30~16:45 |
丁宏 教授 |
中央民族大学 |
“一带一路”建设与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 |
||||
16:45~17:00 |
吴秋林 教授 |
贵州民族大学 |
信仰的身体运动:藏人“转经”体育要义 |
||||
17:00~17:15 |
王万平 副教授 |
大理大学 |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和节庆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
||||
17:15~17:30 |
刘忠魏 讲师 |
河南农业大学 |
儒者与他者:文化流动中的媒介与他性——以邵雍为田野 |
||||
17:30~17:45 |
邹赜韬 研究生 |
上海大学历史系 |
东方魔橱:1698年The China Cabinet里的中国医疗器物 |
||||
17:45~18:05 |
评议 |
||||||
18:30 |
晚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一厅) |
||||||
第3组:社会凝聚的跨文化研究(每位发言15分钟,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8:30-10:20 地 点:会议室四(逸夫科学馆204室) 主持人: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大学教授) 评议人:罗康隆(吉首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08:30~08:45 |
肖瑛 教授 |
上海大学 |
血缘与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 |
||||
08:45~09:00 |
周传斌 马文奎 |
兰州大学 |
清代全真道龙门派宗师刘一明与伊斯兰教的对话 |
||||
09:00~09:15 |
刘谦 陈颖军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代科举制度与满族文化的互构 |
||||
09:15~09:30 |
张超 副教授 |
兰州大学 |
鼎、灵媒与互联网:技术变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转型 |
||||
09:30~09:45 |
耿亚平 博士生 |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
实践理性:城市的弹性社交 |
||||
09:45~10:00 |
马琳娜 博士生 |
陕西师范大学 |
哈马达尼学派与克什米尔的苏菲主义 |
||||
10:00~10:20 |
评议 |
||||||
10:20~10:30 |
茶歇 |
||||||
第4组:传统再造(每位发言15分钟/人 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10:30-12:20 地 点:会议室四(逸夫科学馆204) 主持人:杨蕤(北方民族大学教授) 评议人:李天雪(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0:30~10:45 |
阿拉坦宝力格 教授 |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作为文化资源的牧户旅游——以内蒙古草原牧户旅游为例 |
||||
10:45~11:00 |
肖雪 副教授 |
西昌学院 |
彝族传统文化的承继、变迁与交融——以凉山州彝族移民安置点为例 |
||||
11:00~11:15 |
熊志颖 博士生 |
北京大学 |
在路上的宗族:川东唐氏宗族的例子 |
||||
11:15~11:30 |
巨浪 博士生 |
兰州大学 |
客厅的崛起与火塘的衰落 |
||||
11:30~11:45 |
关楠楠、庄虹 |
兰州大学 |
仪式、记忆与文化重构:新坪村祭山神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
||||
11:45~12:05 |
评议 |
||||||
12:15 |
午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 |
||||||
第5组:语言、制度与价值(每位发言15分钟/人 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8:30-10:20 地 点:会议室一(逸夫科学馆201) 主持人:柯诗曼(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评议人:潘守永(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08:30~08:45 |
马戎 教授 |
北京大学 |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 |
||||
08:45~09:00 |
赵利生 马志强 |
兰州大学 |
精神社区及其现实意义 |
||||
09:00~09:15 |
黄艺平 教授 |
广西艺术学院 |
语法隐喻视角下的广西民歌英译——以《布洛陀史诗》英译本为例 |
||||
09:15~09:30 |
杨军昌 教授 |
贵州大学 |
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以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 |
||||
09:30~09:45 |
许宪隆 王龙 |
北方民族大学 |
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
||||
09:45~10:00 |
黄雅雯 助理研究员 |
吉首大学 |
追寻傣剧源头——史论的流变和话语的重塑 |
||||
10:00~10:20 |
评议 |
||||||
10:20~10:30 |
茶歇 |
||||||
第6组:文化交融(每位发言15分钟/人 评议共20分钟) 时 间:10月27日 10:30-12: 05 地 点:会议室一(逸夫科学馆201室) 主持人:王欣(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评议人:杨军昌(贵州大学教授) |
|||||||
时间 |
发言人 |
单位 |
题目 |
||||
10:30~10:45 |
齐木德道尔吉 教授 |
内蒙古大学 |
草原文化的转型与传承 |
||||
10:45~11:00 |
束锡红 教授 |
北方民族大学 |
海外藏丝绸之路少数民族古文献文物之编纂出版 |
||||
11:00~11:15 |
齐德舜 副教授 |
河南大学 |
宋代吐蕃部族亚然家族考述 |
||||
11:15~11:30 |
李正元 副教授 |
兰州大学 |
多重文化交融与地方性生产:以四川松潘小姓羌寨为例 |
||||
11:30~11:45 |
汪翔 郭静 |
安徽医科大学 |
“一带一路”战略下安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体系探究 |
||||
11:45~12:05 |
评议 |
||||||
12:15 |
午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 |
||||||
(六)闭幕式
时间:10月27日14:30 地点: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 |
主持人:赵利生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大会总结:张小军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
大会总结:尹伟先教授(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
18:30 晚餐(兰州饭店中华苑二厅) |
最近更新
- 2025-01-17 姬庆红教授
- 2025-01-10 2024年下半年在我中心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
- 2024-12-28 阿旺嘉措教授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
- 2024-12-28 【新闻资讯】第六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2024-12-22 李志明副教授
- 2024-12-11 【兰大新闻网】第八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举办
- 2024-12-07 落桑东知副教授
- 2024-12-02 2024年度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教师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2024-12-02 李静教授获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2024-12-02 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学学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