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召开
2017-07-02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 阅读量: 1207 | 收藏此文
摘要: 6月24-25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我中心李静教授任主任,刘继杰讲师任秘书长。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学人类学
6月24-25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我中心李静教授任主任,刘继杰讲师任秘书长。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省心理协会、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扎布、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积家、青海省民族教育处处长崔廷辉、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及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近30所高校的学生、心理学及社会学专家8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赵旭东主持,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扎布作大会致辞。
会议以“民族心理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由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及一个青年论坛组成。在会议主旨发言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张积家教授分别就“一与多——作为人类学的基本问题的人群关系”、“语言影响认识与人格”做了主旨发言,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三个分会场中,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认知、民族认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议题向与会代表进行了汇报,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会议期间,大会组织召开了专家学者青年论坛。四川大学副教授杨鹍飞介绍了其从事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研究,并由此引入了关于国家政策的讨论。与会专家就青年学者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交流;青海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青海省心理协会理事长李美华教授对青年学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青年学者能够立足于现实问题,进行思想上的训练,从而取得更高的成就,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会议在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与社会的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论对民族心理学各研究领域之间的深化交流,还是对我国民族工作领域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意义。这次会议也是兰州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自签订协议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为进一步的对口支援合作奠定了基础。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最近更新
- 2025-03-07 中心与新西兰高校深化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研究及人才培养合作
- 2025-02-24 来自“南方”的历史思考:法里什·努尔的东南亚史研究及影响
- 2025-02-24 不能将民族“融合”理解为“同化”
- 2025-02-04 历史文化学院举行2024年荣退教职工座谈会
- 2025-02-04 周亚平教授
- 2025-01-17 姬庆红教授
- 2025-01-10 2024年下半年在我中心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
- 2024-12-28 阿旺嘉措教授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
- 2024-12-28 【新闻资讯】第六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2024-12-22 李志明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