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学术争鸣 > 王希隆:阿帕克和卓三入中原说述考(简编版)

王希隆:阿帕克和卓三入中原说述考(简编版)

摘要: 【编者按】甘青地区流传二十五世圣裔三入中原的说法,一般认为即指阿帕克和卓而言;他与甘青多个苏非门宦道统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是甘青一带的传说能否与新疆白山派的历史相互印证?却是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本文把两方的记述与相关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比较合理地考


【编者按】甘青地区流传二十五世圣裔“三入中原”的说法,一般认为即指阿帕克和卓而言;他与甘青多个苏非门宦道统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是甘青一带的传说能否与新疆白山派的历史相互印证?却是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本文把两方的记述与相关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比较合理地考证了“三入中原”说的历史原型。


一、甘青地区流传的阿帕克和卓 “三入中原”的说法


甘、青地区穆斯林中广为流传着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阿帕克即圣裔华哲·赫达耶通拉·阿法格·曼什乎勒 “三入中原”传授虎夫耶教理的说法。在一些清真寺、拱北碑文中也多载有此说。根据穆斯林学者马通先生的调查研究结果等相关文献以及我们的调查所得,将其梳理如下:

1.虎夫耶学派毕家场门宦。毕家场门宦创始人马宗生约在康熙十一年 (公元1672年),约多人联袂去青海湟中拜访圣裔华哲·阿法格(即阿帕克和卓),受其传授了虎夫耶教旨。

2.虎夫耶学派花寺门宦。花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之父马家俊家富甲河州,但年近四十,尚无子女。为祈求生子,他携带重礼于康熙十一年正月间,会同河州的太巴巴和祁静一等前往西宁晋谒,赫达叶通拉希为其求子作祈祷。康熙二十年 (公元1681年 )古历十一月十二日,马家俊果生一子,取名马来迟。

3.虎夫耶学派穆夫提门宦。据说阿帕克和卓首次经吐鲁番、哈密来到西宁时与田氏结婚,后生马守贞。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阿帕克在青海传教,马守贞接到书信,即去湟中拜访。阿法格见到马守贞非常高兴,给他传授了虎夫耶教理和必须做的功课,叫他干功传授,并命名“穆夫提”。

4.嘎德林耶学派大拱北。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随毕家场门宦的创始人阿布都·若海麻尼去西宁求教。赫达叶通拉希对祁静一则说:“余非尔师,……而速返家,庶遇尔师于乡里。”

以上阿帕克和卓来甘青传教的说法在甘青穆斯林中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毕家场、花寺、穆夫提诸门宦的创立皆与阿帕克和卓来甘青传教密切联系在一起,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也曾前往西宁拜谒阿帕克和卓。


二、阿帕克和卓的生年及其“入中原” 的时间


据《大霍加传》记载,阿帕克和卓出生于哈密。其父玛木特·玉素布于明末从中亚来到新疆喀什噶尔传教,后辗转到达哈密,娶当地宗教贵族米尔·赛义德 ·捷里力之女祖莱汗为妻,生有阿帕克等三子二女。在哈密生活了多年之后,玛木特·玉素布携长子阿帕克来到了喀什噶尔,他们居住在米尔·赛义德·捷里力在喀什噶尔的居所里,“当时,阿帕克霍加年仅十一、二岁。此时,正值阿布都拉汗执政之时。”《和卓传》中也记到,玛木特·玉素布携阿帕克来到喀什噶尔时,“当时穆罕默德汗 (王) 已经去世,而是阿布都拉在统治。”根据这一时间坐标,我国学者多认为玛木特·玉素布于l7世纪 2O年代来到喀什噶尔,后来因派系之争被迫离开,辗转到达哈密,娶祖莱汗为妻,于1626年生阿帕克和卓。

玛木特·玉素布去世之时间,《大霍加传》只记有 “安葬之日为伊斯兰历七月,礼拜四。”根据和卓沙迪去世后玛木特·玉素布立即前往叶尔羌为其祈祷,并在被迫返回途中去世的记载来看,他的卒年不会晚于公元1645或1646年,即清顺治二、三年问。此时阿帕克和卓已经二十来岁。《大霍加传》中提到:“阿帕克霍加料理毕父亲的后事,决意遍游世界。这次他周游各地长达十二年。”但在随后的记载中,却没有提到他周游了那些地方。此次出行很有可能到过甘青一带。如果这一说法成立,他的“第一次入中原”即在清顺治年间。

优里瓦斯汗在伊斯兰历一0六0年下半年到一0六一年 (1650年底至1651年)间进入叶尔羌,宣布为大汗。为了寻求白山派的支持,他提议并促成阿帕克和卓娶其姨妈沙扎特·玛希木。在阿帕克和卓为首的白山派信徒们的支持下,优里瓦斯汗的势力不断扩大,后来他又取得卫拉特蒙古鄂齐尔图台吉的支持,更增强了势力。伊斯兰历一0七八年 (1667至 1668),阿布都拉哈被迫放弃汗位出走,优里瓦斯汗在阿帕克为首的白山派支持下进入叶尔羌,登上大汗之位。但时过不久,阿布都拉哈大汗的四弟阿克苏的伊思玛业勒汗在黑山派信徒和卫拉特厄勒丹台什的支持下进击叶尔羌。战乱中优里瓦斯汗被杀,阿帕克和卓保护优里瓦斯汗诸子逃往喀什噶尔。伊斯兰历 1080年祖勒哈达月 11日 (1670年4月2日),伊思玛业勒汗进入叶尔羌登上大汗位,他处死了逃往喀什噶尔的优里瓦斯汗诸子,对白山派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阿帕克和卓被剥夺了一切财产,逐出喀什噶尔。

1670年,阿帕克和卓被迫离开喀什噶尔,第二次出走。关于他这次出走的路线,刘正寅先生有专文讨论。这次出走,他到过甘肃、青海和西藏,并得到了五世达赖的同情与支持。五世达赖写信给准噶尔首领噶尔丹让他帮助阿帕克和卓。1680年,噶尔丹出军天山南路,征服了叶尔羌汗国,阿帕克和卓回到叶尔羌后,对黑山派进行了报复。据此推算,阿帕克和卓第二次出行的时间不过十年时间。《大霍加传》中也提到:“阿帕克霍加此次周游各地长达十年之久。最后他去中国,抵达兰州府。”《大霍加传》中还有另一重要的记载,即阿帕克和卓晚年曾明确提到自己一生中有两次离开叶尔羌汗国周游各地,他说:“我已两次周游世界,周游之目的是为真主殿前寻求合意之人。”这一记载也佐证了阿帕克和卓 “入中原” 的传教活动是两次而并非三次。


三、玛木特·玉素布和卓在甘青的传教活动


既然阿帕克和卓只是两次离开叶尔羌汗国周游各地,那么,在甘青穆斯林中广为流传的阿帕克和卓三入中原说如何解释?

综合各种记载,我们认为在阿帕克和卓之前,其父玛木特·玉素布和卓曾经到过甘青地区传教,而他的这次传教活动应是甘青穆斯林中传说的“三入中原”的第一次,也即 “三入中原”是由阿帕克和卓及其父玛木特 ·玉素布和卓共同完成的传教活动。

17世纪 20年代,玛木特·玉素布从中亚进入新疆喀什噶尔,又辗转来到哈密,娶祖莱汗为妻,与祖莱汗生有三子二女。阿帕克和卓为长子,出生于1626年。在阿帕克和卓十一二岁时,也即 1638至 1639年或稍后,父子俩人来到喀什噶尔。据此,玛木特·玉素布在哈密生活的时间至少有十三、四年。

刘正寅先生注意到玛木特·玉素布和卓与 “三入中原”说的关系,他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认识:“马通先生根据西北伊斯兰教门宦资料,结合西域史领域关于阿帕克和卓的研究,认为阿帕克和卓曾于1622—1638年间东来甘肃青海一带传教,即‘一出中原。’我认为,如果门宦资料属实的话,它应当指的是这一时期玛木特·玉素布的东向传教活动。”应该说这一认识是很有见地的。

据美国学者约塞夫·弗莱彻研究,玛木特·玉素布和卓不仅在哈密传教,还进入河西走廊甚至到达青海撒拉人生活地区传教。约塞夫·弗莱彻提到:“在肃州,穆罕默德·优素福 来到了撒拉人的聚居地。撒拉人是中国西北一个说突厥语的穆斯林民族。据说撒拉人追随了他。他在那里修了一个道堂 (Khanaqah),每天为他们讲解鲁米的 《玛斯纳维》。旅居六个月以后,他离开了。”据推测,他去肃州和在撒拉人地区传教的时间当在明崇祯帝即位之后。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清朝统一河西走廊之前,沿袭了明朝中期以来划嘉峪关而治的旧制,出于与明朝贸易的需要,河西肃州一带留居有不少西域哈密、吐鲁番等处的穆斯林,这是玛木特·玉素布前往肃州传教的背景。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一个问题是,玛木特·玉素布首次赴甘青地区传教为何首先到达撒拉人居住地方并在那里修建了道堂?这首先应该认识到:玛木特·玉素布和卓祖上数代居住于费尔干纳盆地的撒马尔罕,他的青少年时代即在自己的家乡度过,自然熟知撒马尔罕地方方言,而居住于循化一带的撒拉人相传为元代从撒马尔罕迁徙而来,他们使用的语言与撒马尔罕人语言相通。这是玛木特·玉素布前往循化地区传教并建立道堂的重要背景。

同时,虽然我们不知道除了循化之外玛木特·玉素布和卓还到过那些地方,但他在循化的传教活动对循化附近的兰州、河州、西宁等地聚居的穆斯林产生了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应该说,玛木特·玉素布和卓在撒拉人地方的传教活动为其子阿帕克和卓以后两次来甘青地区传教奠定了基础。


四、结 语


根据以上考述,本文提出以下认识:

阿帕克和卓之父玛木特·玉素布于l7世纪 2O年代从中亚来到喀什噶尔传教,又辗转来到哈密,在哈密生活的时间不会少于十三、四年。在哈密期间,他曾去肃州传教,并前往青海循化撒拉人地方传教并修建了道堂。这应是甘青穆斯林传说中的阿帕克和卓“一入中原”。

大约在 1638年、1639年问,玛木特·玉素布携长子阿帕克前往喀什噶尔发展自己的势力。1643、1644年间,玛木特·玉素布死于返回喀什噶尔的途中,此时阿帕克和卓已经二十来岁。他料理父亲的后事之后,“决意遍游世界。这次他周游各地长达十二年。”此次出行他很有可能到过其父已有传教基础的甘青一带。如果这一说法成立,他的这次“入中原,”应在清顺治年间。

1670年 4月 2日,伊思玛业勒汗进入 叶尔羌登上大汗位,白山派教徒遭到镇压。阿帕克和卓被迫离开喀什噶尔,第二次出走,再次“入中原。”他辗转进入西藏,求得五世达赖的支持,其结果是把准噶尔军队引入了叶尔羌汗国,1680年噶尔丹兼并了天山以南地区。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 3期

编辑:周传斌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