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心动态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召开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召开

摘要: 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心与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省心理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于2017年6月24日-25日在青海师范大学

    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心与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省心理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心理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论坛,于2017年6月24日-25日在青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8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开幕式致辞中,青海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崔延辉处长、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扎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积家教授就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的召开、在目前社会环境中开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目前民族心理的研究等情况做了介绍。

    心理人类学专委会主任李静教授对一年来专委会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三方面的工作内容向大会做了详细汇报,并阐释了专委会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专业发展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山西大学段友文教授、香港大学杜博思Thomas Dubois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张积家教授、敦煌研究院杨富学教授、伦敦大学学院Ruth Mace教授分别以“一与多——作为人类学的基本问题的人群关系”、“舜帝古史传说的部族文化融合”、“民族认同及乳品饮食”、“语言影响认知”、“裕固族生计方式的历史演变及游牧经济特点的形成”、“Is matrilineal kinship ancestral in Sino-Tibetans?”为题做主旨发言,并和与会代表做了热烈讨论。

    24日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中,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分别就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认知、民族认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议题向与会的其他代表进行了汇报,同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5日上午,会议组织专家召开青年学者论坛。四川大学杨鹍飞副教授、复旦大学李元元博士、兰州大学葛俊芳博士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并由此引入与会代表就有关国家认同、民族与国家、民族文化与地区社会发展等问题的讨论。与会专家从上述主旨发言出发,对青年学者们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交流,通过经验的传授,使青年学者对如何进行科研、如何将科研工作与社会使命相结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次会议的召开,既促进了学术界在心理人类学各研究领域的深入交流,同时,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发展也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本次会议也是兰州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之后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在会议准备和召开过程中,以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李静教授为主的团队为青海师范大学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这既是一次对口支援的实践,也为今后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背景资料】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下设的32个专委会之一,于2014年11月19日批准成立,挂靠兰州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李静教授担任专委会主任,杨文炯教授为副主任,刘继杰任秘书长。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3月7日在兰州大学召开。

    2015年12月28日,兰州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兰州大学将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学生、科研合作等方面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2017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明确增列兰州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

    此次会议在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与社会的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论对民族心理学各研究领域之间的深化交流,还是对我国民族工作领域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意义。这次会议也是兰州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自签订协议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为进一步的对口支援合作奠定了基础。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