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保

摘要: 马宗保(1968),回族,宁夏海原人。民族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4年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 曾供职于宁夏社会科学院,后任教于宁夏大学。先后任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99)、宁夏大学回

马宗保(1968—),回族,宁夏海原人。民族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4年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23年1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曾供职于宁夏社会科学院,后任教于宁夏大学。先后任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99)、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2003)、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主任(2005)、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院长(2008)、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院长兼中国阿拉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6)。2016年6月担任宁夏大学副校长。任宁夏师范学院院长、民盟宁夏主委、全国政协委员。

兼任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协常务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等职。2003年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评审专家,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回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各级各类课题5项。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回族研究》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7部(含合作完成),有6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三等奖。

主要著作有《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2002)、《伊斯兰教在西海固》(2004)、《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2008)等。其中专著《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一书获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三等奖(2003)、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宁夏大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2006)。

多次获得宁夏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曾应邀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马歇尔大学等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和讲学活动。作为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为研究生主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民族学理论》《中国民族志》等课程。

 


马宗保:让尊重深植于内心

差异和文化陌生的存在极易造成误解,甚至会酿成纠纷和冲突;然而只要善于沟通、增进了解,就有助于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团结和谐的局面。

——马宗保


 

电影《刮痧》中,男主人公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因闹肚子发烧,爷爷为他做了刮痧治疗,后背上留下了几道血痕。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和不理解,这件事令他和朋友昆兰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误解和冲突,美国司法部门还以许大同之子“生活在危险环境之中”为由,剥夺了许大同对儿子的监护权。

当误解还在继续时,昆兰亲自尝试了刮痧疗法,倾听中医大夫带有权威性的讲解,然后向法官和儿童福利局作了沟通和解释。许大同的父亲回国后,也特意找了几本专门介绍刮痧的书籍邮寄给儿子。电影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法官撤回了剥夺许大同监护权的判决,昆兰和许大同也重归于好。

还有一个历史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有官吏上奏朝廷说:北京牛街回民“夜聚明散,图谋反清”,请求朝廷严防严办。若情况属实,那可是杀头之罪。好在康熙皇帝没有轻信此言,他打扮成平民,戴上小白帽,私访牛街后,发现回族穆斯林每天都要做五次礼拜,最早的一次叫“晨礼”,必须在拂晓之前结束,一年中“晨礼”最早的时间在凌晨四点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更时辰。这些回民纷纷走向清真寺是去参加晨礼,礼拜结束后,又各自回家了,这就是那位告状者所说的“夜聚明散”。真相清楚了,一场无法预知后果的误解随即化解。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差异和文化陌生的存在极易造成误解,甚至会酿成纠纷和冲突;然而只要善于沟通、增进了解,就有助于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团结和谐的局面。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和各自的特色。比如在饮食习惯方面,有些民族尚酒,迎客、待客时以酒为敬,饮酒时还有一套礼俗、程序,有些民族则禁止饮酒;猪肉在很多民族中是很普遍的食材,但是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却被视为禁物,不可食用。在着装方面,有些民族的女性崇尚活泼俏丽,有些民族的女性则偏重于庄重典雅,不能过多暴露。文化的民族多样性一方面为各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是诱发民族矛盾的因素,由于相互了解或相互尊重的意识不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

沟通有助于促进互学互鉴。通过不同形式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将其他民族中的优秀文化成分纳入本民族文化体系之中,优化本民族的文化结构,这样就会逐步实现民族间从文化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共享和共同繁荣,增强民族平等感。纵观人类发展史,那些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都是积极开展文化沟通、交流的典范,他们既善于取人所长,又善于保持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目前,我国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面向大众的普及性民族读物仍然缺乏。在中华民族内部如何讲好各民族兄弟的“故事”,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性认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供大众学习阅读,是摆在政府部门、社会科学界和出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沟通有助于克服文化陌生。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总是有一些在民族交往中反应灵敏的文化,如宗教信仰、饮食文化、丧葬文化、服饰文化、风俗礼仪、语言文化、伦理文化等,对这些文化的热爱和珍视形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禁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他尊的需要,如果民族间在文化上彼此陌生、互不了解,那么一旦其言行涉及某个敏感的文化领域时,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曲解、贬低他族文化的情况,这就会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团结。所以,对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尊重必须以了解他们的文化为前提。文化沟通有利于加深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彼此了解和理解,培育民族间在日常相处和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尊互爱的意识。

沟通有助于消除文化偏见。文化偏见是一种社会心态,指的是不同群体之间由于文化上的陌生、误解而形成的一种片面或错误的文化评价。偏见通常只是一种心理活动,但它总会诱导出某些不合理的行为方式,从而给民族关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态度,主要取决于对该民族文化的价值判断,若以本民族文化为尺度判断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劣,很容易使民族间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差异的那一部分文化在另一个民族中被否定,否定的判断就会导致民族误解和隔阂。文化沟通有助于民族之间站在对方立场上、深入到该民族文化情景内部认识其合理性,了解一种文化产生的特殊背景和它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一些学校鼓励不同民族的同学到对方家里互做“小客人”,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总之,文化沟通是民族间增进理解、塑造民族团结观念的有效途径。全社会要一起努力,做好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让尊重深植于内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局面,让各民族人民能够更加舒心地生活在一起。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周传斌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