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民族之窗 >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

摘要: 王希隆 赵雨星 撰文 哈萨克族概况 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也是跨国民族。主要居住在哈萨克斯坦,除中国外,在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都有分布。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东部的

 

王希隆 赵雨星 撰文

 

哈萨克族概况


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也是跨国民族。主要居住在哈萨克斯坦,除中国外,在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都有分布。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东部的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以及甘肃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现有人口1462588。

哈萨克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游牧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天山及中亚草原从事游牧与狩猎经济,养成了豪爽奔放、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哈萨克族曲艺阿依特斯、铁尔麦,民间文学达斯坦,传统音乐文化六十二阔恩尔、冬不拉艺术、民歌、库布孜,传统美术毡绣和布绣、草编,传统技艺毡房营造,传统服饰、婚礼,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传统医药以及传统体育赛马会等近年来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白天鹅的传说——有关民族起源的历史传说


族称:“哈萨克”为其民族自称,但也有人认为早在唐代,汉文史籍中的“可萨”、“葛萨”、“曷萨”便是“哈萨克”的音译。

族源:哈萨克族历史悠久,其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活动在我国秦汉王朝统治区域西北方向的塞种、乌孙、月氏等古代游牧民族,以后又融入了突厥、蒙古等民族成分。至15世纪开始形成哈萨克民族。

关于“哈萨克”,民间广为流传着“白天鹅”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少年卡勒恰哈德尔在一次战争中失利负伤,正当他气息奄奄的时候,天空中飞来的一只白天鹅挽救了他的性命。后来白天鹅蜕下羽毛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并与卡勒恰哈德尔结为夫妻。夫妻俩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哈萨克”,即白天鹅之意。后来哈萨克又生下别克阿尔斯、阿克阿尔斯和江阿尔斯三个孩子,分别是哈萨克族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的祖先。(玉兹,为地域性的部落联盟。哈萨克汗国共有大、中、小三个玉兹,每个玉兹之下又有若干个部落)。

分布格局的确定: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16世纪60年代以后哈萨克部逐渐形成三个玉兹。哈萨克各部与西蒙古准噶尔部长期争夺草场,大玉兹和中玉兹曾一度被强大的准噶尔汗国统治。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统一新疆,哈萨克三个玉兹先后臣服于清朝。1864年(同治三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沙俄吞并了中国西北大片土地,包括哈萨克斯草原。不愿受俄国统治的一些哈萨克部落陆续进入中国管界内游牧,20世纪初因躲避战乱等原因,有一些原生活在新疆的哈萨克部落又迁往甘肃、青海境内,形成了今天中国哈萨克族的分布格局。

  

以放牧为主的经济生活


哈萨克族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放牧马、牛、羊、骆驼等牲畜,畜牧业为其主体经济,同时也从事狩猎经济活动。

畜牧业:哈萨克族的牧场分布在天山山脉、阿勒泰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的山坡与一些河谷地带,他们四季转场放牧,夏季多在气候凉爽的高山地带,春秋两季在山麓缓坡,冬季则在山谷、河湾等避风处。在广袤的草场上,哈萨克人不断引进、改良、培育国内外各种优良的牲畜品种,

传统畜种则包括哈萨克马、哈萨克牛、哈萨克羊、巴斯拜羊、伊犁骆驼等。哈萨克马为我国四大马系之一,其前身是西汉时所称的“乌孙马”。哈萨克羊的分支阿勒泰羊又称阿勒泰大尾羊,尾部积蓄大量的脂肪。

家庭手工业:哈萨克族的家庭手工业主要包括食品、羊毛、皮革、木器、铁器加工等,其中羊毛加工和皮革加工颇具特色。哈萨克族用羊毛擀制成毛毡、花毯,铺在地上挂在墙上;用土法鞣制皮革,染成棕红色和淡黄色,制做衣物、皮鞭、马龙头、绳索等。这些物品都是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传统商贸活动:自古以来,用马、牛、羊、驼等牲畜以及皮革等畜产品与农耕民族换取所需的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的活动,也促进了哈萨克族商业贸易的发展。

今天,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兴起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哈萨克族的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哈萨克族的经济结构由过去从事单一畜牧业生产,逐渐发展为以畜牧业为主,集工、农、牧、商、旅游业等多种经济并存的结构。近年来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哈萨克族的跨境贸易也发展起来。

 

宗教信仰与禁忌


信仰:自哈萨克汗国时期(15-18世纪)起 ,哈萨克族已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由于游牧,哈萨克族的清真寺比较简陋,固定建筑不多。

历史上哈萨克先民曾经信仰过萨满教、祆教、景教,当代哈萨克族生活中还有不少萨满教信仰的遗迹。

哈萨克族崇拜树木,遇到灾病时会在树上系各色布条,祈求消灾;哈萨克族人的先民乌孙、突厥都以狼为图腾,直到现在很多哈萨克人身上还佩戴狼髀石(狼的踝骨)、狼牙等辟邪,而猫头鹰也是哈萨克人祖先乌孙、康居人的部落图腾,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头巾、帽子、冬不拉甚至汽车上都插着或悬挂猫头鹰毛。此外,哈萨克族对祖先、火、日月等的崇敬也都是原始萨满教信仰的遗迹。   

禁忌:哈萨克族的诸多禁忌都与宗教信仰有关。例如禁止向日月小便,禁止向火中吐口水,禁止跨越火堆,不直呼圣人、长者、逝者姓名等,都源于萨满教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哈萨克族人家房中的西墙上不能悬挂人头像、睡觉时脚不能朝西、厕所门不朝西开等则是因为在伊斯兰教信仰中西方是麦家圣地的缘故。此外,哈萨克族的一些禁忌还与其生产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哈萨克族格外重视对草场的保护,绝不随意拔除青草、践踏绿地;对于重要的经济来源——牲畜,哈萨克族与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不随意将马匹借与他人,不在羊群中穿行,更不会用木棍鞭打牲畜。

 

生活习俗


服饰 自古以来,哈萨克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他们的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草原游牧生活特色。为了便于骑马放牧,哈萨克族服装一般宽大结实、耐寒实用。以前哈萨克族牧民服装原料主要来自于动物皮毛,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哈萨克族服装多选用绸缎、条绒、棉布等材料制做。男子最流行的传统服装是夏天穿白布花边衬衣、外罩坎肩、长袖袷袢(无领对襟长袍)、戴塔合亚(花帽),冬天则穿棉或皮衣,戴皮帽;女子则流行夏天穿阔以列克(连衣裙)、短袖袷袢,冬天外加棉衣。哈萨克女子喜欢戴帽子或头巾,少女戴的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新婚的戴沙吾克列(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妇女生育后,戴一种叫克米谢克的白布盖头,中老年妇女的克米谢克上还绣有图案。

现在城镇哈萨克和牧区的年轻人也穿流行服饰。

饮食 哈萨克族长期从事畜牧业,其饮食习惯颇显游牧风格与特色,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食马肉、饮马奶及马奶酒。食物主要有肉食、奶食、米面类食品等三大类。肉食在哈萨克族牧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有羊肉、牛肉和马肉,大致有煮、熏、烤三种吃法。手抓羊肉是最普遍的食物,宰羊、煮熟后切成块、放入盆内拌入洋葱,用手抓着吃。每逢深秋时节,马壮羊肥,哈萨克人都要屠宰一些马、牛、羊,将肉熏制之后储存过冬,这些准备过冬的肉被称作索古姆。马肉被哈萨克族视为肉中珍品,而马肠和腊肠也是哈萨克族的特色美食。

“奶子是哈萨克的粮食”,畜牧生活使得哈萨克族的奶制品异常丰富。哈萨克族日常生活中不仅饮用鲜奶和酸奶,而且还用羊、马、牛、骆驼奶制做酥油、奶皮子、奶疙瘩、奶豆腐、奶酪、奶糕等。这些奶制品略带酸味,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奶制品还可以作为辅料放入面条等汤类食品中食用,是哈萨克族游牧生活的必备食品。

哈萨克族的面食也很有特色,主要有馕、包尔沙克(油馃子)、油饼、肉面条、奶子面条、奥卡萨克囊(炸小面饼)、抓饭、炒小麦等等。

传统哈萨克族饮品主要有清茶、奶茶、马奶子、马奶酒等。哈萨克族人常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他们认为“无茶则病”,茶叶解油、消脂,冬可驱寒、夏可消暑,适应牧区高寒的生活环境和多肉多奶的饮食结构,是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天然饮料。而奶茶、奶皮子茶、酥油茶则是将茯茶或砖茶熬制成茶汁兑入鲜奶、奶皮子、酥油等,既解渴又充饥。

 

居所及社会组织


居住状况:哈萨克牧民住毡房,毡房是他们春、夏、秋三季便于拆卸、携带、搭建的移动房屋。毡房的搭建、内部结构等还体现出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毡房一般坐西朝东,房门大都面向东方,便于穆斯林礼拜。进入毡房,在门的左右两侧分别摆放马具、猎具与炊具、食物,家里的被褥摆放在床榻箱柜之上,四周悬挂着壁毯、衣物以及各类手工绣品。毡房虽小,却是哈萨克族生活起居、会客交流、护理病弱羔犊、制作酥油酸奶等奶制品的地方。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草场的固定,牧民们多用砖、石等材料在夏牧场上建造固定的房屋,冬牧场的房屋多建在河谷或山谷中,称为“冬窝子”,林区多建木屋,其他地方也有土屋或用石块、砖瓦垒砌的房子。

今天,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哈萨克族牧民大多有了定居点。居住在现代居所内的哈萨克族,仍然喜欢使用民族风格的装饰。

社会组织:哈萨克语称毡房为“宇”,住在同一毡房中的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一个哈萨克族家庭。女儿成年后远嫁其他部落,儿子成年后要从父母的毡房中搬出,在附近另外搭建自己的毡房。在草原上总能看到五六架乃至十几架毡房连作一片,这就是“阿吾勒”,即哈萨克社会最基层的单位组织。出自同一父系祖先的血亲牧户的毡房通常集中搭建在一个地方,多个“阿吾勒”构成部落。哈萨克族曾经实行过部落制度。

交通工具 “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哈萨克族无论男女老幼都会骑马。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马、牛、骆驼、骡子以及各种木轮大车,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条件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哈萨克族多以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出行,而骑马或骆驼,乘坐牛骡拉的木轮大车,更多的是作为哈萨克草原上的旅游项目。

 

传统礼仪


哈萨克族的生活习惯、人生礼俗都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

命名礼:哈萨克族孩子在出生7-10天后举行命名仪式。届时孩子被放在摇篮中,主人家宰羊邀请亲朋前来,参加仪式的妇女要送给孩子自己亲手做的衣物。孩子的名字由毛拉或者来宾选取,现在也由长辈给孩子命名。

割礼:依据伊斯兰教教规,哈萨克族男孩在5-7岁时都要切除生殖器包皮,举行割礼。在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中,割礼仪式是仅次于婚礼的重要仪式。过去手术由毛拉主刀,现在绝大部分手术在医院完成。待伤口愈合后,家人要盛装打扮男孩(很多地方有给孩子的头上戴猫头鹰羽毛的习俗),宴请亲朋。参加仪式的亲朋也会带着礼物前来祝贺。

婚礼:哈萨克族实行部落外婚制,同一部落七代以内不可以通婚。哈萨克族结婚要经过订婚、举行结婚仪式等。

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由毛拉主持。准新郎给未婚妻扎“持特”(头巾)或戴“乌克”(猫头鹰羽毛),女方家里也准备好羊胸叉肉给未来的女婿。

结婚仪式分为婆家迎亲礼和娘家送亲礼两个步骤。新郎去女方家迎亲的时候要将一头牲畜送给女方家表示答谢,女方家则盛情招待来宾。迎亲时双方要举行赛马刁羊等活动,同时双方亲友还要对唱。伴随男方一曲《加尔加尔》的结束,男方挑起了新娘毡房的一角,大家互相嬉戏、唱歌、馈赠礼物。

结婚当天,新娘要唱哭嫁歌,由兄弟扶上马送往新郎家中。快到男方家时,新娘下马并戴上缀着猫头鹰羽毛的红盖头,来到新郎家门口。男方家的老妪手捧包尔沙克、奶疙瘩、糖果等各色喜果向新娘和众人抛洒。经过拜火、揭面纱、争抢布条等仪式,众人与新人分享新婚的喜悦。

以前哈萨克族牧民婚礼仪式比较复杂,现在已经出现相对简化的趋势。

葬礼:哈萨克族的葬礼依照伊斯兰教规定的“洗、穿、站、埋”等礼仪进行,即用清水为亡者洗净身体、用白布裹缠遗体、举行简短的“加纳扎”仪式后土葬。除此之外,在死者安葬之后,亲朋一般要送牲畜、白布以及茶叶或钱财等慰问家属。死者逝世一周年还要举行祭奠活动,一般要宰羊分给众人,有能力的人家还会举行阿肯弹唱、赛马、摔跤等活动。

 

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


语言文字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很多不见于其他现代突厥语族语言的古老词汇。

历史上的哈萨克族曾经使用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逐渐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

文学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有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韵文形式的叙事诗、谚语、谜语、绕口令和辞令,以及民歌。

由于几易文字,古代哈萨克族作家文学作品保留下来的并不多。20世纪初,阿拜·库南巴依被公认为哈萨克族近代文学奠基人。近代以来,哈萨克族作家文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诞生了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音乐与舞蹈


乐器:聪慧的哈萨克族用大自然赐给他们的松木、兽骨、畜皮、畜肠、鬃毛等各种材料制做出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杰特根皮克利等弹奏类乐器,库布孜、克勒库布孜、尚库布孜等拉奏乐器,以及色布孜克、卡尔得乃、阿德尔纳等吹奏乐器。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流行的传统乐器,约有十几种。比较流行的冬不拉有三角形的阿巴衣冬不拉、椭圆形的江布尔冬不拉、双把冬不拉、阿拜冬不拉、卡斯木拜冬不拉等等。

乐曲与歌手:哈萨克族有数不尽的乐曲,其中“阔恩尔”是最为古老和完整的乐曲形式。有人认为“阔恩尔”有固定的系统套数,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一样,此外还有冬不拉乐曲、库布孜乐曲等等。这些民间乐曲大都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表达哈萨克的宗教信仰、生活文化以及对自然的赞颂等等,通常艺人在奏乐之前会讲一段与之相关的故事,可以说,哈萨克族乐曲传承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

哈萨克族称职业歌手为“阿肯”,每年各地都有数不尽的阿肯弹唱会,表演的人们弹奏拿手的曲子并即兴演唱,引来无数观众掌声连连。

舞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草原上的人们喜欢翩翩起舞。哈萨克的民间舞蹈艺术源于生活,他们喜欢跳反映剪羊毛、擀毡的劳动舞,也跳狩猎题材的“交日尕尤比”(狗熊舞),最流行的则是伴随《黑走马》跳一曲走马舞。

 

传统体育、娱乐活动 


每年五月到十月,哈萨克草原各地都定期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马会。通常在赛马会上还伴随传统的叼羊、姑娘追、骑马抢布等活动,给本来就精彩的赛马会增添了许多趣味。此外摔跤、拔河等等也是哈萨克族传统的体育活动。

 

传统节日


目前哈萨克族每年最为隆重的节日为那吾热孜节,另外两大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都是源自伊斯兰教节日。

 

结语


今天,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哈萨克族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会有更大发展。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