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年末特辑】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20年大事记

民研中心 西北民族学
2020年12月31日 01:07
图片


图片

站在2020年的尾巴上回首,这一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复杂的一年: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中国也发生了很多大事。

在这一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带来的恐惧和感动,我们也见证了嫦娥五号带着月壤回到地球的耀眼时刻……

图片

在这一年里,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一直在努力,中心全体人员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成果颇丰。

于此辞旧迎新之际,本公众号特推出2020年大事记专题,盘点今年中心都有哪些值得记忆的时刻?

1. 疫情期间坚持教学与科研,取得丰富成果

跟全国各大高校一样,前半年的疫情让学生不能返校,老师们“各显神通”地开展了多样化的在线教学,春季学期的本科、研究生教学进度圆满完成。在兰州大学疫情期间举办的“治学大家谈”活动中,杨建新教授、马曼丽教授、王希隆教授、徐黎丽教授、雷杰同学先后就抗疫情、促学业的主题发表了感言。

图片

上半年,毕业民族学本科生16人,其中5人分别进入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共有37位硕士生、8位博士生顺利毕业,获得学位。7月份,本科生暑期实习如期举行,成果斐然。

图片

在科研方面,中心教师获批课题多项,包括:李静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徐黎丽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支持,刘继杰副教授获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焦若水教授获批2020年度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综合课题。中心师生在2020年度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约50篇,其中A&HCI收录英文期刊论文2篇;出版著作5部。

在社会服务方面,有1份咨询报告获政治局常委批示;杨文炯教授当选为国家民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李静教授受聘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希隆教授、宗喀教授被聘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阿旺嘉措教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李洁教授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优秀青年文化人才。

2020年内,虽然疫情影响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还是举办了数场学术讲座;承办、协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

2.兰州大学纪录片《大道至公》报道我校民族学学科坚守奋斗精神

兰州大学110周年系列纪录片《大道至公》报道我校民族学学科坚守奋斗精神。杨建新先生坚守六十年,开创了民族学学科。兰州大学民族学由小到大,为西北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添砖加瓦。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3.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揭牌

图片

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发文,公布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确定10家单位为研究基地,5家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以学校为依托,吸收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优势力量,经评审专家严格初审、复审、现场实地考察等环节,入选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9月12日,“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揭牌。副校长沙勇忠宣读了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的成立文件,徐黎丽教授任基地主任,李静教授任首席专家。

图片

 4.兰州大学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2020年8月,由中心组织申报的“欧盟研究中心”获批为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这是兰州大学获批的首个国家民委科研基地。9月18日,兰州大学发文成立“兰州大学欧盟研究中心”,聘任田烨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周传斌教授担任中心首席专家,周长鲜副教授担任中心副主任。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校民族学世界民族研究和教学的的进一步拓展。

图片
图片

同时,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合作设立了民族学博士点下的“世界民族与国际政治”博士招生方向,首批招收的博士生已于今年9月入校就读。

5.成功承办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2020年年会

2020年度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年会于2020年11月20—22日在兰州大学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联合承办,年会主题为“交融与共生——新时期中国影视人类学的道路”。

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的参会代表180余名。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收到影片90余部,经学术委员会慎重评选,共有14部(篇)学术著作和论文获得年会优秀学术成果奖,共有48部影片入围,其中学术单元23部,学生单元25部,最终共有22部影片获得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

图片

6.成功举办第四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暨第二届杨建新奖学金颁奖典礼

2020年12月19日,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系在榆中校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暨“第二届杨建新奖学金颁奖典礼”。共有12名本科生获本次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奖项,共有6名研究生荣获杨建新奖学金。

图片

7.民族学本科实践教学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学校组织的2019年度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民族学本科实践教学获兰州大学2019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为甘肃省2020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8.赵利生教授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民族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了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选聘工作,中心主任赵利生当选民族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此前,中心徐黎丽教授(第六届)、高永久教授(第七届)曾先后任学科评议组成员。

图片

2020年9月26日至27日,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世界民族研究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农业大学召开,赵利生教授当选为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据悉,中心有多位教授近年来当选为全国性学术团体重要职务,包括:王希隆教授为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杨文炯教授为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王海飞教授当选为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2020年)、陈文江教授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2020年)。

9.焦若水教授成果获2020年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2020年9月26日,2020民政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我中心焦若水教授的《新时代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于甘肃省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获得2020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并在论坛做大会发言。这标志着近年来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领域的积极拓展,对科研服务于国家和地区重大需求的积极应对。

图片

10.“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20)”兰大民族学名列前茅

在由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的“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20)”中,兰州大学民族学名列前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开心心

健健康康



今天是2020年的

最后一天,

明天我们将开启

崭新的篇章。

最后,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祝大家:

元旦快乐!

幸福安康!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北民族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