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主页
English
菜单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文献资料
学术机构
校友园地
杨建新教育基金
专题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文献资料
学术机构
校友园地
杨建新教育基金
专题
主页
>
学术争鸣
宗族研究的人类学取径:从弗里德曼批评林耀华的宗族研究说开去
2019-04-08
论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三种解读模式
2019-03-12
我国宪法中的“中华民族”
2019-01-19
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近代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解决方案之争
2018-12-17
欧洲穆斯林移民的认同焦虑与宗教依赖
2018-12-17
固原九龙山M33出土下颌托研究
2018-12-10
“去极端化” 应是一项系统工程
2018-11-25
开山大师兄庄孔韶:纵游学海,君子不器
2018-11-25
关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理论
2018-09-25
宋德金:一个理论命题的前世今生——“中华一体”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2018-09-25
罗新:世上本无黄种人
2018-08-28
姚大力:重铸“天下”一统的洪业: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018-08-28
劳格文: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的宗教
2018-08-21
杨富学:元代敦煌伊斯兰文化觅踪
2018-07-23
陈良咨:略议宗教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
2018-07-19
赵旭东:不走极端的本土化:人类学对本土化争论的一种立场表达
2018-07-19
武沐、赵洁:清朝对甘青土司的治理及其影响
2018-07-06
李大龙、张振利: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新突破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读后
2018-06-03
严庆、平维彬:“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2018-05-18
王建新:伊斯兰教中国化路径再考——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述要
2018-04-08
关凯:中国民族政策:历史、理论与现实的挑战
2018-03-27
叶江:多民族国家的三种类型及其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民族学研究的视角
2018-03-27
周建新:边界、边民与国家——跨国民族研究的三个面向
2018-03-21
郝时远: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8-03-09
吴启讷:再造国族:中国民族识别的历史与政治面向
2018-03-05
朱碧波: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中的身份固化与边界跨越
2018-01-04
熊芳亮:中苏同盟对新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影响
2017-12-26
董强:斯大林民族理论的贡献和局限——基于历时性的分析
2017-12-20
景军: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
2017-12-05
王希恩 :民族的血缘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演化
2017-11-29
郝时远:中文“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英译问题
2017-11-27
杨瑞松:打造共同体的新仇旧恨:邹容国族论述中的“他者建构”
2017-11-26
丹珠昂奔:不断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2017-08-31
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
2017-08-17
武沐:“保安人”与“保安族”关系探讨
2017-07-27
马戎:重构中国的民族话语体系
2017-07-01
王雨:邪教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山东“全能神教”的调查与分析
2017-06-22
王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规范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2017-06-15
赵利生、袁宝明:弱文化、强文化及其整合的取向——社会学文化研究范式的反思
2017-06-10
王希隆:乾隆、嘉庆两朝对白山派和卓后裔招抚政策得失述评
2017-06-05
«
<
1
2
3
4
>
»
中心概况
历史沿革
中心简介
组织机构
师资力量
荣休教授
杨建新教授
马曼丽教授
洲塔教授
王希隆教授
在职人员
教授
特聘教授
外籍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兼职人员
教辅人员
学科建设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国家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特色实验室
科学研究
特色方向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奖励
人才培养
本科生
本科生科研
本科生田野实习
硕士生
博士生
博士后流动站
文献资料
《西北史地》
《中国民族学》集刊
图书资料室
在线数据库
文献目录
学术机构
丝绸之路研究会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民族学学会边境民族学专业委员会
校友园地
杰出校友
校友名录
杨建新教育基金
专题
学术争鸣
中心动态
政策要闻
民族之窗
English
Introduction
Faculty
Research
Publications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