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级民族学班2016年夏天田野纪实
2017-04-02 | 本科生田野实习 | 阅读量: | 收藏此文
摘要: 杓哇之旅 2013、2014民族学班2016年夏天田野纪实 2016年6月25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暑期田野调查实习动员会在天山堂A204召开,2013级、2014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到场参加会议。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乔建老师对实习工作进行了动员,宣布了实习纪律、请假
杓哇之旅
2013、2014民族学班2016年夏天田野纪实
2016年6月25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暑期田野调查实习动员会在天山堂A204召开,2013级、2014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到场参加会议。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乔建老师对实习工作进行了动员,宣布了实习纪律、请假程序、任务分配,要求民族学全体本科生,认真对待田野实习,按时提交作业,严守团队纪律、遵守相应规则。
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共有32人参加此次为期10天的田野实习活动。由于考试时间限制,学院决定对参加实习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实行分批管理,刘庸老师负责2013级民族学班,谢冰雪老师负责2014级民族学班。7月5日2013级民族学班学生作为先遣部队,从兰州出发,途经康乐县,历经8小时,先行到达实习地点杓哇乡。他们将杓哇宾馆附近的闹缠村、扎地寺村选为田野点,全体学生分为2组,每组7人,以组为单位集体活动,深入农户家中开展田野调查工作。2014级民族学班于7月9日,到达实习地点与2013级民族学班汇合。7月9日晚,在杓哇宾馆召开全体会议,带队老师对实习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将2014级民族学班分为4组,每组5人,以村为单位,进行自由选择,调查时间确定为早八点到晚5点,对问题设定以及调查步骤进行具体解说,同时回顾2013级学生的调查经历,共同探讨调查方向以及注意事项。
7月10日傍晚,全体学生由杓哇乡到达冶力关镇,继续开展田野调查和采风活动,大家自由组队,先后参观了天池冶海、赤壁幽谷等地,深入了解当地民族风情。
采风活动结束后,2013级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回到学校整理调查材料。2014级学生和两位带队老师则返回杓哇乡,继续田野调查后续调查持续4天,每天调查工作结束后,都要开会讨论调查中的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7月16日,田野实习工作告已段落,参加实习的全体学生将提交田野调查日记和相关调查报告,由带队教师审核,选取优秀作品,构成实习作品集,对外展示。在这次实习中,带队教师严格把关,实战演练精益求精,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调查水平显著提高,掌握了许多有效的调查技巧,大家也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科研调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014级民族学本科生吴丹丹执笔)
最近更新
- 2021-01-01 保安族
- 2021-01-01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 2021-01-01 “问题”与“主义”之变奏:近代以来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回顾与前瞻
- 2021-01-01 【年末特辑】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20年大事记
- 2020-12-28 焦若水教授
- 2020-12-28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三月风》杂志:焦若水 民族地区助残的学者视角
- 2020-12-26 第二届杨建新奖学金获奖学生及论文简介
- 2020-12-26 菅原纯教授应邀参加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
- 2020-12-26 王希隆教授一行参加《中华民族史》 编撰工作专题会
- 2020-12-12 杨文炯教授当选为国家民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