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心动态 > 我中心承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民族学的中国话语与西北田野经验”专题会议

我中心承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民族学的中国话语与西北田野经验”专题会议

摘要: 11月11日至12日,以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我中心承办了民族学的中国话语与西北田野经验专题会议。 专题会议共分为三个议程。第一议程关于历史方面的讨论,主持

11月11日至12日,以“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我中心承办了“民族学的中国话语与西北田野经验”专题会议。

专题会议共分为三个议程。第一议程关于历史方面的讨论,主持人为青海民族大学张海云教授,评议人为华南农业大学廖杨教授。发言中,王晓霞副教授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区域社会。历史人类学有两个路径:历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以宁夏家族史研究为例,将历史人类学方法在区域史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回顾与思考,以探讨该方法在区域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发展等问题。

王力教授指出学术界关于噶尔丹与俄国关系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持全面否定,第二种观点基本持全面肯定,第三种观点持折中态度。王力认为在不同阶段,噶尔丹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表现。若要全面考衡噶尔丹与俄国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不同时期噶尔丹社会角色及其政治诉求的变化,兼之周边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等综合因素。王力教授结合各种文献,就此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黄达远教授交流了拉铁摩尔的历史地理研究法与边疆理论,指出拉铁摩尔倡导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与人类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与同时期欧美学界的区域研究不同,形成了具有动态时空特质的区域研究新路径,超越了单一民族主义的边疆理论,区域之间的横向关联性或是空间研究法构成其边疆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李树辉教授指出“古代民族”的概念为我国学术界所习用,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将历史上的匈奴、丁零、铁勒、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等政权称为“民族”只会为史学和民族学研究带来混乱而无任何益处,应分别使用血缘性的“氏族”、“部落”、“部族”和政治性的“部落集团”、“部落联合体”、“汗国”、“王朝”等不同范畴的概念。ujʁur一词的含义和指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鉴于维吾尔文等突厥语文历史著作中不加区别地使用ujʁur一词极易导致混乱,而该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发音形式,建议根据突厥语历史音变的特点另造若干专词用来指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范畴的ujʁur。

马平研究员探讨了“交融”与“融合”的本质区别。“三交”与“交融”、“融合”的概念边界清晰,急于“民族融合”背后是经济利益纠纷的焦虑,因此“民族融合”论在时下中国抬头需引起关注。“民族问题无小事”,因为它事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福祉,如何研判和解决民族问题更无小事。马平认为,要克服激进心态,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都享有被尊重的合法权利。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其中重要的是主流社会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尊重,而它的前提是理解。因为只有理解了,宽容了,才能有尊重。一个民族,对于另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尊重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宽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到诚心诚意的尊重。

会议第二部分是关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讨论,主持人为李树辉教授,评议人为陕西师范大学黄达远教授。发言中,张海云教授指出汉藏交界地带因在历史上的多民族互动和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在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进程中,表现出旅游文化形象构建的趋同性,在发展模式上往往忽视主流文化圈内亚文化或次文化的多元性呈现,旅游形象的媚俗化和迎合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想象心理等发展陷阱模式逐步取代本真的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表达。张海云结合遍布城乡的贵德城堡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了贵德古城旅游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持续性打造汉儒文化孤岛旅游景区、积极构建多元化文化旅游模式的贵德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杨常宝运用文化涵化理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地区恩和俄罗斯民族乡作为研究地点,以“华俄后裔”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里生活的华俄后裔,在居住环境、建筑、衣食、婚礼丧葬、语言、宗教、节日文化、家庭游等方面,具体体现出什么样的文化涵化现象,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文化涵化现象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文化涵化理论视角下的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模式。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分别从“嘉纳白恰哇”李安宅教授在拉卜楞的三年研修生涯及相关书写和拉卜楞的央金拉姆:于式玉对拉卜楞社会的观察与研究两大方面展开交流,具体从李安宅在拉卜楞寺的蒙古喇嘛老师、李安宅对拉卜楞各宗教宗派的描述、李安宅之拉卜楞寺印象、拉卜楞之“边民”人数、分布与教育概况、,于式玉眼中的拉卜楞“红教徒”及其生活、于式玉对民歌的研究、对吐蕃特妇女的研究、宗教研究以及于式玉对拉卜楞“番例番规”的观察等诸多方面做出详细解释。

熊威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基于不同信仰、成长与不同文化环境、社会制度下的人们汇聚于我国城市中,必然给政府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熊威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州,选取外籍人类集中的三个小区作为调查点对于认识、了解当前城市外籍人口服务与管理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会议第三部分,是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的讨论。主持人为宁夏大学王晓霞副教授,评议人为宁夏社科院马平研究员。廖杨教授运用观察和参与观察方法,通过参与其中的微信群如“人类学与微信民族志”、“城市少数民族研究”、“应用人类学”、“青海省情研究智库群”等和“人类学之滇”、“人类学之夏”、“人类学乾坤”、“民族学与人类学”、“复旦人类学之友”等微信公众号的观察,梳理国内微信人类学的发展状况、困境及其走向,为互联网时代我国微信人类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谢冰雪副教授等通过对位于兰州市少数民族聚居最为典型的社区——上西园社区进行再次田野调查,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体性视角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

李洁副教授指出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扩张,中国的乡村女性劳动力被日渐卷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与功能,现代工业社会对于女性劳动力的诉求,使得女性劳动力于资本市场中经历着空间变动引起的冲突与抗争,伴随着一系列行为与认知的变化,而传统社会同样经历着物质与观念的冲击并通过参与的女性个体予以回应。其后民族性的加入,则在已有变化与回应的基础上,与性别因素叠加而显现出差异,甚至更为深刻。

孔庆龙在发言中指出在我国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保安族作为一个人口数量较少的小民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又表现出不同特点。保安族农民在城市压力下陷入了社会焦虑的陷阱,并呈现出普遍性、阶层性和传染性的特征,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内部凝聚力构成了严重威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化解“城市焦虑”,迫在眉睫。

切排教授发言中说,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与民族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宗教信仰的普遍性等特殊历史成因,宗教已远远超出它本身的范畴,西北各民族与宗教、群众与信教徒往往合二为一地体现出来,几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宗教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西北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全部,研究宗教信仰在西北民族地区的特殊表现有重要意义。

施晓瑞以甘肃兰州苑川河下游白马信仰和游神活动“七月官神”为核心的民间信仰活动为切入点,结合中央王朝对西北边疆地区拓殖建设与当地汉人社会形成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西北多元交融互动而生的特殊文化生态为背景。应用祭祀圈理论考察白马巡游为主要祭祀活动的祭祀圈,以展现神明信仰和水利、联庄防卫等乡村社会组织间紧密结合构成的当地人生活和互动的基本社会空间,总结说明了以苑川下游白马祭祀圈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汉族祭祀圈特点。

会后,赵利生教授做了总结。此次专题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20篇,其中宗喀·漾正冈布教授的《安多藏区“嘉纳贝恰哇”与央金拉姆》和李树辉教授的《“古代民族”质疑》被评为优秀参会论文,此次会议为与会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发出了中国民族学西北学派的学术声音。

来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